核心摘要:2025年来,漯河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通过巡查发现、群众来访、热线反映等方式,多方收集汇总市区反映较多的车辆易堵路段,对堵点乱点进行分类梳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一体”防控措施,精心施策、精准发力,分类别、分路况、分时段对拥堵路段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赵建伟)“车辆停放整齐了,道路也畅通了!”“我们的‘堵心’难题解决了,城管治理违规停车做得确实不错!”……9月18日,谈及身边的规范停车治理,看到道路治堵的变化,漯河市多方市民群众纷纷表示满意。
综合治理后的人东一巷停车秩序井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难、通行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一些不规范的停车行为经常造成道路拥堵。2025年来,漯河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通过巡查发现、群众来访、热线反映等方式,多方收集汇总市区反映较多的车辆易堵路段,对堵点乱点进行分类梳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一体”防控措施,精心施策、精准发力,分类别、分路况、分时段对拥堵路段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区岷江路原为断头路,道路打通后,附近居民的车辆逐渐出现乱停乱放现象,有的车辆甚至停放在道路中间,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执法人员巡查发现后,及时研判,与建设施工单位对接,了解工程验收时间及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情况,以及附近的停车资源配置和商户群众的需求。通过调研,在该路段科学施划了52个停车泊位,并沿街发放《温馨提示单》开展宣传,提醒附近商户居民有序停放车辆,同时介入执法管理。通过治理,道路通行顺畅了,群众出行方便了。
执法人员巡查丰产路的车辆拥堵原因
源汇区滨河西路紧临河堤,附近小区多,休闲游玩的居民也多,该局为满足停车需求,在道路南侧设置了一批停车泊位。然而一些单位为方便停车,在道路北侧私自划了一部分车位。由于该道路较窄,造成了道路双向通行拥堵,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现象长期存在,群众埋怨声不断。执法人员通过调研分析,取消了道路北侧不合规的车位,又在道路南侧新增设49个车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停车需求。并发布北侧停车泊位取消的公告,与附近单位及小区物业对接,通知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并对乱停放的车辆进行处罚。通过治理,该路段停车秩序大幅提升,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源汇区丰产路,位于“东方今典”等小区之间,道路狭窄。部分居民文明停车意识不强,将车辆随意停放在道路两侧,经常造成拥堵,群众怨声载道。执法人员通过实地调研,与投诉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造成拥堵的原因和拥堵时间段,听取群众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研判,在该路段一侧设置了32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在显著位置设置了违停治理的提示牌,通过宣传和治理,附近车辆停放有序,道路通行也变得顺畅了。
执法人员对岷江路的违停车辆张贴提示单
不仅如此,为满足小区多、单位多的市民停车需求,执法人员指导太行山路玉兰大厦的运营管理方,对东、西2个停车场约130个停车泊位面向市民开放,市民通过微信关注“漯畅停”小程序,办理白天、夜间停放优惠卡。并动员该区域的“永信伯爵山”小区物业管理单位释放100个停车泊位面向市民出租,盘活闲置资源,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
综合治理后的澧北新路停车秩序井然
针对医院、市场等“六大周边”易堵路段的“乱点”,该局实施定人定岗定时段进行加强管理,精准治理,如对人东一巷、澧北新路、八一路、东外滩、汉江路、交通北路、黄河广场附近等路段,在一些重要点位安装了违停智能管理设施,并通过短信提醒、语音喊话等措施进行劝离,对仍不驶离的车辆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夜间乱点治理,对在道路中间停放、双排停放等严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违停行为进行治理,以“治堵、治乱、保畅通”为切入点,确保市民群众出行顺畅,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