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海绵城市”需要会商共治

发布时间:2016-07-13 08:53 来源:长江日报

核心摘要:为防洪治涝,很多城市都已将“海绵城市”建设提上日程,截至今年4月,全国范围内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城市就有130多个。

  尽管多地天气转晴,但不少洪灾受灾区汛情依旧严峻。江城武汉的防汛安全弦,也依旧紧绷着。

  为防洪治涝,很多城市都已将“海绵城市”建设提上日程,截至今年4月,全国范围内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城市就有130多个。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城市排涝减灾之需。让城市特别是重点内涝区域地表尽早“海绵”起来,已迫在眉睫。

  毋庸置疑,“海绵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很难指望其三两年内速成或效果立现。但也得看到,有专利专家指出,有的城市建“海绵城市”时,央、地多部门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气象资料被某些机构闷在手里不拿出来共享,水利部门插不进手作壁上观,住建部门把着城市建设口,只请建筑、规划界人员解决城市防洪体系问题,林业系统对自然水面管理也未置于防洪防汛的“大盘子”中考量。

  “海绵城市”毕竟牵涉面广,它既不是仅仅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简单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而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伴生的、关涉整个水生态的新模式,是个多环节紧密咬合的链条。这亟须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合力共治,实现更彻底的资源共享,告别“条块分割”机制的掣肘,让其朝着同个方向使力,步调也紧致有序。

  加强部门共治外,防洪防汛还需强化区域联防会商。洪灾确实不像雾霾,没有那么强的“随风移动”带来的辐射范围不确定感,但对其搞区域联防会商也不无必要性:作为气象灾害的它,经常也是一祸害就祸害一大片地方。基于此,很多地方如毗邻城市或某个流域上中下游所在地,也该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气象预报会商、联防共治、经验交流等工作的,不止省级气象部门间该如此,多地协作模式还可朝着更“基层”的地方延伸,而跨区域分级启动预警和相应措施等必要时也可分级启动。

  前些年台风“圣帕”袭击多所城市,武汉暴雨研究所X波段移动式多普雷达紧急调往其他地方,开展雷达联防作业,就发挥了区域协调作用。这类经验大可推广:这不是在模糊属地化的责任田,而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的防灾资源共济共享。

  在洪灾影响面广、防灾作业线长的背景下,防洪防汛就该多些部门共治和区域会商,这也是提升其成效的路径依赖。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