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公积金新政撬动楼市 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出手”

发布时间:2023-10-24 17:26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近期,我国各地因城施策,纷纷出台公积金优化政策,旨在发挥公积金体系作用,破除楼市冰冻期,为购房者提供更为灵活实惠的购房支持。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发声,从住房公积金的各个维度着手,给居民提供一个宽松的购房环境。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刘俣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近期,我国各地因城施策,纷纷出台公积金优化政策,旨在发挥公积金体系作用,破除楼市冰冻期,为购房者提供更为灵活实惠的购房支持。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发声,从住房公积金的各个维度着手,给居民提供一个宽松的购房环境。
 
公积金“认房不认贷”
 
各个地区积极把握“房住不炒”主旋律,大湾区的中山首先出台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发布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套数认定以职工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在中山市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确定的购房套数为准;如果职工家庭无中山市房产,全国范围内第一次使用公积金贷款,按照首套房政策执行;如果职工家庭公积金首次贷款结清,且名下无中山房产,全国范围内第二次使用公积金,可按照首套房政策执行;对在中山市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或全国范围内已使用过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家庭,不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随后,清远、惠州、珠海也相继推出“认房不认贷”政策,切实减轻市民负担、享受更多实惠。
 
10月18日,上海积极跟进,出台《关于优化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而此前,上海就已发布过针对商业贷款方面的“认房不认贷”,这一政策的优化,是与此前商业贷款的相匹配。同时,一些专家称,上海作为首个一线城市推行该政策,会助于置换需求释放,同时也会对其他一线城市产生影响,未来也许会有其他一线城市同步这一政策。
 
公积金可付首付 
 
近日,安徽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指出,缴存职工在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政府存量住房、公寓式住宅时,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优化了提取住房公积金付首付政策。
 
无独有偶,厦门市也积极出台政策,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通知,自10月15日起,本市职工购买新建商品房,可直接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同时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住房、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将另加10万元。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银川、济南、南宁、珠海等城市也相继实施了这一政策。该政策的推行,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公积金作用,缓解居民的筹资压力,保障民生,而且也可以降低购房门槛,让更多人进入市场,从而增加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降低首付比例增加贷款额度
 
为了切实减轻购房经济负担,多地推行降低首套或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日前,山东青岛、聊城、烟台、德州等15市出台公积金优化政策,降低首套房公贷首付比例,首套房公贷最低首付20%,二套房公贷最低首付30%。同时,聊城市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在贷款方面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60万元,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40万元。
 
针对多子女家庭,一线城市中,广州、上海、深圳推出贷款支持政策。上海发布《关于本市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的操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指出个人最高贷款限额为6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12万元;家庭最高贷款限额为12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24万元。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多子女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
 
优化公积金政策是各城市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地先后推行各色的住房公积金,从宏观上可以促进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扩大市场提高住房需求,推进经济新发展;微观来看,可以提高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且增加消费能力,让居民住上心中的好房子。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