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2018年为宜昌市园林中心的规范建设年。一年来,中心紧紧固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总体部署,坚持用全局的观念谋大事、用伟大的心态做小事、用工匠的精神做难事、用强烈的责任抓急事,强化作风,抓落实,在花园城市建设、山体生态修复、长江岸线复绿、公园项目建设、重点绿地保护、生态惠民提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18年工作情况
突出专项管控,行业监管取得新成果
加快编制花园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加强对城市水陆空出入口、交通干道、城市游线的景观规划控制,目前已取得中期成果年底可完成编制并施行。
制定出台多部专项技术规范。发布《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技术导则》,为全面推进山体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示范;制定《宜昌市域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及峻工验收实施办法》,对奥体中心一期、融创-融公馆、沙河公园等城区大型公建园林景观项目和社会投资园林项目进行设计方案申查,确保新建绿地符合指标技术要求;《重点绿地管养标准》已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报质监局审批后即可发布实施。
![](/images/system/back.png)
受托依法开展行政审批。按照市城管委的委托,城区共办理市级城市园林绿化行政审批事项139件,核定配套绿地面积63.73万平方米,临时占用绿地11256.5平方米,修剪移植树木1260株,有效实现源头管控。
重点绿地保护指施得力。在前四批44处永久性録地中安装保护标识牌87块,2017年新增重点绿地保护牌、公告牌和山体界碑正在推进;新增重点绿地保护红线图初步划定,待规划部门审定后发布;开展绿地保护巡查,严防非法侵占和破坏绿地,重点绿地保护工作获人大代表一致好评。
建设花园城市,园林生态提质锁定新目标
学习借鉴“美丽中国浙江样板”建设经验,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花园城市建设,让宜昌绿覆盖,花起来,努力将宜昌打造湖北省首个花园城市。围绕建设目标拟定三年实施计划,制定了《花园城市建设2018-2020年木本花卉应用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各区全力推进实施,力争一年见示范,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景观。
目前各区各相关单位均已成立花园城市建设工作专班推进花园城市项目建设。城区共15个花园城市建设项目均已确定设计方案,其中夷桥路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10个项目今年底开工,4个项目于明年4月开工,12个项目可于2019年2月底前完工,其余可于2019年底完工。
弘扬工匠精神,园林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心全年共推进园林项目9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新建项目6个,其中新建开工项目4个,新开工面积66万平米,竣工面积70万平方米,完成建设投资8600万元。
新建项目快开工。在前期阶段,严格依法依规做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化、合法化.采取时间倒排和交又推进的办法,科学紧凑安排进度,分头落实,责任到人,全力以赴促开工,为后续建设按期竣工莫定基础。其中夷桥路景观改造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100天,从取得施工作业面到按期完成道侧绿化和中分带绿化建设,工期不到30天,刷新了宜昌园林项目建设新速度;磨基山公园中部广场项5月如期开工,目前已完成40%工程量,年底可达到70%;联棚河河道整治及滨河景观工程已完成立项、用地预审防洪评价等前期工作,正进行预算清单编制,预计12月可进场施工。松林公园由于建设条件和任务发生重大变化,已纳入山体修复工程建设,将由伍家岗区政府实施。
续建项目抢进度。磨基山公园推进顺利,完成投资1700万元,较好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求雨台公园第一标段完成投资1700万元,预计11月底前全面建成。第二、三、五标段项目正在开展财评等招标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城东公园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累计完成97%工程量,年底全部建成。
![](/images/system/back.png)
拥有360度观景平台的磨基山山顶公园
![](/images/system/back.png)
滨江公园
完工项目办决算。加快做好竣工决算工作,(武汉)宜昌园等6个项目已办理完半,滨江公园中段提档升级项目、东站三角绿地项目、求雨台公园第四标段即将办结,(黄石)宜昌因项目等5个项目正在协调推进办理。
储各项目求深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长江岸线生态复绿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启动了将滨江公园向猇亭延伸的项目前期研究。项目分两步推进,一是滨江公园(白沙路至柏临河入江口段)项目起于白沙路,止于柏临河入江口,全长约1800米,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施工图及清单编制已基本完成,年底前产生施工单位。二是湖北省宜昌市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柏临河入江口-猇亭古战场)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力争年底前完成方案设计。
加强生态治理,山体保护修复探索新机制
受损山体修复成效显著。将月度督办与现场检査相结合,督促各区加快推进辖区内山体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各区已完成马兰公园等9个项目及高速公路沿线山体覆绿项目,修复山体94.09公顷;对已修复完毕和其他生态较好的山体进行竖立界碑,封山育林,有效落实日常管护及山体巡查责任,实现山体修复与保护同步,全年修复和保护的山体总面积达到200公顷。
“山长制”全面推行实施。今年我市推行了“山长制”,将城区15处共140.61公顷的自然山体划分为85个责任班块,交由62个山长单位进行覆绿提升和管理养护。园林中心为所有责任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苗木保障,对城区五个组团区域内的保留山体修复及管护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通过公开招标程序产生苗木供应商,随时做好供苗准备。目前我市各区、各责任单位已纷纷展开行动,各区分别印发了辖区“山长制”工作实施方案,62个山长单位均已落实区级联系单位,80%山长单位已协同各区完成山体现场踏勘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山体清障,确保今冬明春可进行覆绿栽植。
开展专项攻坚,遗留问题解决实现新突破
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全年工作重点进行专项攻坚,聚力聚智集中攻关,近年来在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矛盾问题、法律纠纷等遗留问题均取得可喜的突破。
一是城东公园“钉子户”长期阻碍施工、焚烧挖机的法律纠纷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阻碍区域的园路顺利打通,公园全面建成开放。二是系统研究解决卷桥河湿地公园晢缓实施的后续问题,积极协商处理与设计单位、中标单位、施工单位等解除或暂缓合同关系的相关事宜,防范出现纠纷和法律风险,目前已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待上报政府审批后实施。三是积极推动与磨基山公园原总承包单位(福景园林)的工程结算仲裁,仲裁案件已完成开庭审理,仲裁委进入编写裁决书阶段,待收到裁决书并报相关部门审阅后,按照司法程序逐步解决工程款结算等问题。
坚持创建带动,城市绿地管养展现新面貌
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绿地管养水平的有效载体,对照目标全力推进实施。稳步推进智慧国林建设。智慧园林系统一期平台搭建完半,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智慧园林二期遥感分析项目招标。完成国家国林城市复查迎检。通过迎检进一步摸清家底,落实创建责任,增强创建合力,积累创建经验。
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将全国文明城市关于园林绿化的12项指标,全部融入到城区园林绿化月度考核标准之中,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利用卫星遥感图,督导城区各公园主管部门制作《宜昌市公园绿地文明创建宣传公益广告牌定位图》37幅,实现精准定位、精准管控。
开展专项整治。开展高速公路沿线整治、黄土裸露治理、“野广告”治理等专项工作,组织各区开展行道树修剪示范路创建活动,打造8条修剪示范路,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和公园园容秩序明显改善。
营造节庆氛围。在春节、五一、端午期间,组织各区、各直属单位在35处城区重要节点摆放鲜花230余万盆,制作园林扎景20余个,营造了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
深化便民服务。继续推送春李赏花地图,推介樱花、玉兰、紫叶李等12种开花植物共17处赏花地。第33届菊展正在火热开展中,参展单位达到25个,扎景作品21组,品种及规模均超出往年。举办两期园林讲堂,邀请住建部园林专家朱坚平、杭州因林专家樊丽娟来宜开讲投课,传授园林工作新理念新技术,深受业界和市民好评。
2019年工作安排
全力推进建设花园城市
一是在市级城建项目中加大花卉应用力度。二是加强各区花园城市建设的督办、指导、协调推进力度确保城区同步推进。三是加大公园绿地花卉种植量,做到常年见绿四季见花。四是鼓励社会单位和城区居民将绿植外移,临街亮花。五是加强宜昌适生花卉的研究、引种、推广力度,为花园城市建设莫定基础。
全力推进长江岸线复绿
将滨江公园向猇亭廷伸,倾力打造最美长江生态岸线。一是推进滨江公园(白沙路至柏临河段)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初步设计报批和财政评审等前期工作,力争2018年底产生施工单位,2019年初开工建设,年底基本建成。二是推进湖北省宜昌市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柏临河入江口-猇亭古战场)前期工作,力争2018年年底完成方案设计,2019年开工建设。
![](/images/system/back.png)
全力推进园林项目建设
2019年计划推进7个项目建设,力争完工5个项目,完工面积81万平方米,当年完成建设投资约1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一是高标准建设湖北省第二届(判州)因林博览会宜昌园,充分融合宜昌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和园林特色,保质保量完成“宜昌园”的建设任务。二是推进四个续建公因项建设。磨基山公园续建项目部分3月底前全面完成。求雨台公园第三、五标段完成80%工程量,第二标段完成50%工程量。基山公因中部广场于6月底前建成,联棚河河道整治及滨河景观工程2019年基本建成。夷桥路快速化改造景观工程2019年5月底前全面建成。
全力推进山体生态修复
一是加快推进山体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按时高质完成陈家堰湾山体、青峰山、七里冲山体等9个山体修复项目建设,完成工程修复48万平方米,全年保护修复山体面积300万平米。二是督导社会各单位全面落实“山长例”,加快推进各区山体清障封山,加强山体栽植技术指导,保山体栽植苗木供应,确保62个“山长”单位全年栽树季有行动、有树栽、有覆绿,抵起社会共同爱绿护绿高湖。
全面深化便民服务举措
一是强化行道树规范修剪,打造城区5-7条行道树示范路;二是创新赏花指南推送,完成全年赏花赏景系统推介;三是探索、强化管养思路和水平,推行“落叶不扫秋叶景观;四结合花园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公园广场及街头花卉布置形式,做好节庆氛围营造工作;五是精心筹备,高质量办好第34届菊花展;六是积极配合市文明办,做好公园文明志愿服务相关工作
全面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城区重点绿地保护,划定2017年新增的重点绿地保护红线,完成全年的保护牌和界碑安装任务,加强重点绿地保护巡査,严防破坏和非法侵占。二是加大社会单位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力度,提高全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诚信管理,进一步完善园林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强化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分值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