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两年来,麻城市城管执法局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坚持“721”工作法,积极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
近两年来,麻城市城管执法局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坚持“721”工作法,积极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
统筹规划,聚力完善家门口基础设施
完善基础设施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该局聚焦群众所想所盼,推出“三场一桩一园”项目,大力推进停车场、集贸市场、健身场、充电桩、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普惠性。
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时光广场,是“三场一桩一园”项目之一。此前,城管执法队员在走访周边商户时,了解到该区域商铺众多,居民区密集,人、车流量大,对停车位、充电桩、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量大。该局联合移民公园管理中心、城发集团,将该地块周边的围栏拆除,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设智能健身、篮球场、音乐喷泉、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据介绍,“三场一桩一园”是麻城市正在推进的重点惠民工程,计划到2026年底,共在城区建成集贸市场11个、健身场21个、口袋公园18个,新增停车位7414个、充电桩762个;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1亿元,对13个闲置地块进行改造,建设停车位1000余个、口袋公园5个、充电桩140个、集贸市场3个、邻里中心1个、健身场4个,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精准对接,主动上门助企解忧增效
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该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某酒店有一块闲置空地,由于长期缺乏管理,致使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去年9月,获悉该酒店有意改善周边环境卫生、提升酒店品质时,该局主动上门、问需于企,充分调动“城管资源”,协助其对酒店周边进行综合整治,清除杂草杂物、陈年垃圾,并将酒店旁边的空地铺上了草坪。
此外,这家酒店在城管执法局的帮助下,还对部分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增设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棚、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酒店周边的功能配置。
经过整治,原本“脏乱差”的空地焕然一新,酒店周边环境卫生大幅改善,酒店服务质效和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共治共管,努力留住城市“烟火气”
流动摊贩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考验着城市管理工作。近年来,该局坚持“疏”“堵”结合,共治共管,帮助流动商贩规范经营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度。
每天早上,在麻城铁路生活区,熙熙攘攘,只见市民群众询价、称重、付款……交易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这里便是城管执法局第一批临时便民疏导点之一。
据介绍,在此疏导点建成之前,流动摊贩随意摆摊,道路拥挤、环境卫生堪忧,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局决定利用铁路生活区附近的一片闲置土地来设置临时疏导点。
在筹备过程中,该局与陡坡山社区紧密合作,对土地进行必要的整理和规划,并深入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疏导点于2022年5月开始建设,当年完工投入使用。
目前,该疏导点共有60个摊位,提供蔬菜、水果、水产等多种商品,由铁路生活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同管理,由物业公司收取一定的摊位费,用于平常的清扫保洁和市场维护。
为确保疏导点规范运营,该局协助物业公司制定详细商贩经营手册,包括经营时间、油烟排放、噪音控制、环境卫生标准等内容,力求将疏导点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悉,麻城市城区共有12个临时便民疏导点、15个临时水果车疏导点,主要分布在松桂路、幸福路、民生路、紫竹林等区域,在给流动商贩“安家”的同时,也留住了城市“烟火气”。(曾勇烈、臧诗琴)
来源:黄冈日报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