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张俊

最新资讯 156 篇文章

岁月无痕人有声

张 俊   两年前盛夏的一天,荆州市文化界的几位朋友邀我去参加杨英菲大姐的新书《路漫漫》的研讨会,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院里初识杨大姐,见她身材瘦小,穿件黑底红碎花长裙,对每个来宾都微微笑着,不大爱说话,但显得知性而优雅。那天我见她书中有篇《文氏忍无可忍的较量引得自己命丧黄泉》的短篇小说,就心想杨大姐是个...

发布时间:2019-10-28 11:46 作者:

收废品师傅老张的活法

张 俊   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花园通道口处有个废品收购点,门开在一段院墙上,里边狭长又昏暗,老张就在那里上班。   老张的废品收购点   老张今年57岁,矮个子、留平头、脸色黑红,有两道浓眉,眼睛总是亮闪闪的。   老张的面相虽生得有点老,但他做起事来却是风风火火,一副劲抖抖地样子。知道老张大名的人不多,...

发布时间:2019-10-24 16:29 作者:

民国时的沙市美食

张 俊   沙市在魏晋南北朝时名江津,那时就是官船码头和贡赋中转港口。东晋乐府诗《那呵滩》唱道:“江陵三千三,相送江津湾”,是说江陵离建康(今南京)有三千三百里水路,送客在沙市江津湾登船。正因为江津湾有了码头的缘故,便促成了沙市集市以及城区的形成。这里跑船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更多,这些人要吃要喝,最早在...

发布时间:2019-10-22 14:25 作者:

费克明先生印象

张 俊   初秋,银杏树开始泛黄的时节。在费克明先生家的客厅里与他喝茶聊天,看着费老头上的银发,就想起章华寺的那棵古银杏树,树干上刻着沧桑的痕迹,树叶在风中欢快地舞动,树枝上挂着累累果实。   费克明先生在外写生   初识费先生是在微信群里,他向大家问早安几乎都是一幅自己的画,人物、花卉、山水画走马...

发布时间:2019-10-15 16:49 作者:

玩家李南杰先生

张  俊   认识李南杰老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他是原沙市市文化局副局长兼《神州故事报》社长。在那个文学红火的年代,他和常恒、杨本琦两位先生带着一批中青年文艺骨干搞通俗文学创作,在全国的文化界都有些影响。那时他的身边常聚集着一些已有文名的追随者,但他对我这个无名小辈却十分客气,常鼓励我投稿,从那时...

发布时间:2019-10-11 15:56 作者:

奔跑的脚步永不停歇

张  俊   前几天看凤凰卫视《大健康》节目,一个骨科专家说步行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每天行走的步数以不超过7500步为宜,否则会损伤膝关节。这个专家的话让我半信半疑,步行超过7500步真的会带来身体的损伤?我想起我居住的小区有个老头,十多年来经常打着赤膊在公园里跑步,只是近几年才没见他跑,改为柱杖慢行了。我从...

发布时间:2019-09-29 14:40 作者:

青青三节草

张 俊   2016年初夏的一天,沈克珍大姐告诉我说她写了本书,是讲自己往事的,书名叫《三节草》,她希望我看看,并为她写点什么。我几年前就认识沈大姐,但对她的身世了解不多,翻开那一摞书稿后,一下子就被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吸引住了。   沈克珍著的《三节草》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吃苦,然而像沈大姐那样吃过...

发布时间:2019-09-26 14:06 作者:

秋风起时的遐思

张 俊   2017年12月7日那天是农历的大雪日,那天夜里特别的冷,袁策明先生就是在那天夜里的子时走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沙市市建委修志办参加《沙市市建设志》编纂工作,袁先生当时在市建委总工室任职,因他对地方志一向有兴趣,就常来我们办公室小坐。他来后只要茶泡好,烟点燃,那话匣子就打开了,天南海北什...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0 作者:

英国冒险家立德乐过沙市

张 俊   清光绪九年(1883年)除夕的午夜,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Archibald  John  Little,惯用译名立德乐)在上海搭乘泰武号轮船,经过四天四夜的航行来到汉口。他在这里雇了条木船,准备走江汉平原的内河到沙市,而后在那里换船去重庆。     立德乐在木划子上留影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前...

发布时间:2019-09-11 15:48 作者:

吴冠中《苍山洱海》得失记

张 俊   1986年春的一天,画家吴冠中在武汉办完事,买了张车票,一个人乘长途客车颠簸四五个小时来到了江陵。“文革”中他曾来过一次,但那时他是“臭老九”,心情不好,也没仔细看古城。这次他想好好看看荆州千年古城,还有荆州地区博物馆里那些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器、漆器、丝绸和西汉古尸。这些都是楚文化的瑰宝,可“不...

发布时间:2019-09-02 14:23 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