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前几时,黄大荣先生发来一张他用电烙铁焊接音响开关的图片,还附了一段话:“音响系统收官前的最后一件作品,三段音调控制器加装直通切换双刀双掷小型开关。六根焊线,焊点密集。考验眼力和使用电烙铁的手上功夫。”过了几天,他又发来一张奖牌图片,他说UFEEL高级音响实验室的人考察了他的听音室,评价有“开扬大...
张 俊 初识晓俊,是在一场读书活动的颁奖会上。那天,他一袭黑衣,围着红围巾,在几个小学生的簇拥下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他的诗。他是那样的陶醉,随着他那磁性声音的回响,那一刻,似乎天地间只存伫立的他与漫天雪花飞舞一般的诗句。那生动的一幕,让我感受到久违的诗之魅力。 诗人敖晓俊 与晓俊熟悉后曾问过...
张 俊 前几天《荆州记忆》公众号发了《王元化先生遗墨》一文,以纪念王老的百年诞辰。 王元化先生是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文心雕龙》研究学者。他1920年11月30日生湖北武昌,祖籍湖北江陵。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王老对故乡怀有深情,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专程回乡探望...
张 俊 一 真是光阴似箭,“还乡之旅——沙市籍六人画展”已经过去一年,想起那天画展开幕的情景,恍若就在昨日。 2019年的大年初一,天蓝云白,阳光灿烂,是大寒日后少有的一个好天气。那天下午,画展在荆州市图书馆开幕,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人挤满了大厅,原沙市市美术界的元老唐明松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张 俊 人退休后去干点什么,既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也受未泯理想的驱使,崔忠培先生的选择就属于后者。最近,他的《临宾门下》由中华出版社出版了。他说:“我一生平凡,文笔拙劣,但寻常百姓也自有念兹在兹的岁月,‘知其不可而为’,余生涂抹往昔尘影,既为传承,更为乐趣。”他的女儿则说:“这些将是给予后人珍贵的礼...
张 俊 沙市城区有条白杨巷,因巷子里住着一些织席子的手艺人,又名芦席巷。巷子的一头连着江堤,另一头接着三府街(后为中山大马路一段)。也许是看中了这里的交通便利,在1922年,沙市一等邮局(沙市邮局)局长黄家德在白杨巷口买了块地皮,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打算将来盖邮局楼用。沙市邮局虽为湖北省三个一等邮局之...
张 俊 在一次和朋友喝茶聊天时认识了汤英,有人介绍说他曾精准默写出圆周率小数点后20088位数子,创下了上海吉尼斯新纪录。那天茶室的光线有点暗,看上去还像是个壮年汉子的汤英,其实已经快七十岁了。他创下纪录的那年是五十三岁,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他怎么还能保持青少年一般的思维活力?这让我吃惊又好奇。 那天汤...
张 俊 1964年我在沙市打包厂子弟小学上一年级,这所学校就在文星楼的旁边。当时文星楼的左边有条顺堤而建的石砌水沟,每天从堤外沙市热电厂来的温热水汨汩从沟里流过。夏天,我常和同学爬上大堤,坐在沟里让流水将我们推下来,就像玩滑板一般,所以文星楼连着我儿时的欢乐记忆。 我家那时住中山路的教堂旁边,去学校...
张俊 前几天,看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条喜报帖:今年元月,该院的张杰教授入选第九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张杰是英国约克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任教。他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城镇与村落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遗产中心副主任、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他在中国传...
张 俊 200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会在市规划局会议室举行。从各地请来的专家都在两点半钟准时到会,唯差武汉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百浩。当会议进行约二十多分钟后,我见满头大汗的李教授走进会场。他是山东人,普通话带点胶东口音: “各位,很抱歉,迟到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