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地下连续墙的止渗“问诊记”

发布时间:2024-12-13 15:33 来源:

核心摘要:“工程人也有专治‘疑难杂症’的‘医疗小分队’,你看,在医生们的努力下,墙体已‘恢复健康’。”中交三航局绍兴越东路项目经理王积应笑着对前来验收的监理说道。

绍兴市的平水江畔,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远处的工地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在施工现场,一段156米长的地下连续墙横亘于越东路项目的深基坑中,宛如城市地下的“守护屏障”。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道屏障先前遭遇了一场“渗水危机”。“工程人也有专治‘疑难杂症’的‘医疗小分队’,你看,在医生们的努力下,墙体已‘恢复健康’。”中交三航局绍兴越东路项目经理王积应笑着对前来验收的监理说道。


绍兴越东路项目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绍兴市发展“大交通”建设、推动城市交通网络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宁波分公司在绍兴的首个市政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采用厚度为800毫米的地下连续墙进行基坑支护,成槽、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浇筑,一切工序都按部就班。然而,在一次例行的开挖验收后,团队期待中的“滴水不漏”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渗水率高达25%,比行业标准整整高出4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一度陷入困惑:“明明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为什么还会渗水?”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项目立刻组建越新QC小组进行“会诊”。成员们俯身“体检”每一处墙体接缝,逐一排查成槽质量、刷壁效果、泥浆配比及混凝土塌落度等细节,并对渗水点的分布进行逐一标记。最终发现,墙体接缝处占渗水点的80%,成了问题高发区。“泥浆质量不合格”和“刷壁不到位”作为最大的两处症结,阻碍着墙体的密封性。


小组成员将这些问题戏称为地下墙体的“顽疾”。但问题查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开出“治病良方”才是关键。“证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我们要辩证施治,彻底根治。”小组长王积应坚定地表示。


针对刷壁不到位的问题,QC小组决定从工具和工艺入手。他们设计了一款升级版刷壁器,将钢丝刷的密度加大,并明确规定每道接缝的刷壁次数从3次增加到6次。“每一处接缝都要刷到像摘除病灶一样干净。”工程部长丁坤占反复强调。


泥浆问题则需要更为精准的“治疗”。作为地下墙体施工的“血液”,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是保障质量的核心元素。然而,原配方泥浆不是比重偏高就是粘度不足,导致成槽底部沉积或支撑力不足。QC小组像药剂师一样,通过多次小规模试验,终于调整出了最佳配比。一份优化后的泥浆配方,成为治愈地下墙体“药方”中的重要一味。


尽管措施逐一落实,但墙体的“病症”并未根治,而是反反复复。在一次刷壁施工中,刷壁器在槽底突然卡住,整体施工进度延误整整2个小时。为了尽快解决问题,QC小组现场对刷壁器密度和钢丝长度进行调整,同时优化操作流程,“病情”再次得到控制。在“治疗”过程中,小组成员还发现泥浆配比新配方的粘度时高时低,初期试验达不到稳定效果。为了使得“药效”稳定,QC小组成员再次出手,检测仪器昼夜不停地运转,连检测报告的纸张都堆满了几张桌子。有人打趣道:“马上就转行全能‘医生’了,泥浆科也精通了。”


几月后,经过对墙体的全面“复查”,QC小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检查单:20幅地下墙体中,检测点位300个,仅有13个渗水点,渗水率成功降至4.3%。墙体接缝处的淤泥残留问题基本消除,泥浆质量全面达标,整个墙体犹如重获新生。


“地下连续墙就像人类的骨骼,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健。这场止渗‘问诊’,可谓是工程界‘华佗在世’,妙手回春呐,还望‘医疗小分队’多对项目‘望闻问切’,实现工程平安康健。”监理在质量验收后对QC小组夸赞道。(李雪妮 徐佩遥)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