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大力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培育工程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出通知,举办第四届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竞赛。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为大力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培育工程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出通知,举办第四届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竞赛。
据了解,中建协举办第四届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竞赛,旨在为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总结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竞赛活动聚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重点关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应用标准化方法,在分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规范技术交底、强化材料监管、实施样板引路、规范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和验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根据规定,参赛主体为建筑施工企业,自愿申报,可单独或联合参赛。
在我国境内达到规定规模的在建工程,均可申报参赛:住宅建筑,建筑面积在10000m2以上(含)的住宅单体工程;建筑面积在50000m2以上(含)的住宅(小区)群体工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20000 m2以上(含);工业建筑,建筑面积在20000 m2以上(含);工程造价在5000万元以上各类专业结构工程或构筑物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造价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根据规定,建筑面积10000㎡以上或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单位工程,除施工总承包企业外,允许有不多于两个且具备三个条件的参建单位联合申报参赛,即:与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完成的工作量占工程总造价的15%以上,且不低于1000万元;质量管理标准化达到总承包单位同等水平。
根据规定,参赛的工程项目应具备四个条件,即:符合法定建设程序,执行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和有关绿色、节能、环保的规定,工程设计先进合理;能够结合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开展新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创新;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其他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施工企业及项目已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并在施工中贯彻落实。
据了解,竞赛分推荐单位审核、预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经推荐入围的一、二、三等成果进入决赛阶段。决赛阶段对入围的一等成果组织现场答辩,由决赛裁判组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化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当场评判打分;对入围的二等和三等成果进行复核。根据上述评判打分和复核结果,确定决赛获胜成果。
竞赛获胜成果分为一等成果、二等成果和三等成果。
决赛获胜成果经“中国建筑业协会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后予以公布,并向竞赛获胜成果及竞赛团队主要人员颁发一、二、三等奖证书。获奖证书可在申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时作为证明材料。
比赛结束将编制竞赛活动成果汇编,宣传推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成果;在获得一等成果的项目中选择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交流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