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城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加60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能效水平显著提升,运行碳排放强度有效降低。
四川:加快推进城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到2025年底,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加600万平方米以上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城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加60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能效水平显著提升,运行碳排放强度有效降低。
据了解,四川省城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实践探索中取得显著进展。
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改造工作缺乏全省统一的中长期规划;部分地区依赖短期项目推动,导致改造碎片化;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足;部分老旧建筑结构复杂,改造技术成本较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足,影响能效提升效果。特别是,四川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30%,且既有建筑中高耗能建筑占比超过60%,改造需求迫切。
为此,四川省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以持续提升建筑节能降碳水平,促进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如何推进城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
《通知》要求,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诊断,建立健全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到2025年底,各地应完成新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加60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能效水平显著提升,运行碳排放强度有效降低。
《通知》强调,要科学确定绿色化改造技术路径。要提高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水平,重点对外墙、屋面、外窗等部位实施保温隔热改造,推广应用节能隔声门窗、遮阳设施等适宜技术。鼓励采用设备变频控制等节能技术,降低公共区域能耗。
要推进既有公共建筑低碳绿色化改造,重点优化外墙、屋面保温及外窗热工性能,鼓励通过智慧调控方式提升设备运行能效,同步推进高效设备更新。鼓励公共区域采用节能照明灯具及分区、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鼓励采用增设遮阳系统、玻璃结构层、新风系统等措施优化室内热湿环境和声环境。
鼓励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技术,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热水与供暖需求;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A、B区,积极开展建筑光伏改造试点,落实厂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屋顶安装光伏行动。
要推广绿色建材应用。鼓励成都、德阳、泸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城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通知》要求,稳步实施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学校、医院、商场、酒店等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推动集中式空气源热水系统、光伏建筑应用等新兴场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采用规划、设计、施工与运维一体化服务模式。
要培育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市场。着力构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建筑节能服务公司。鼓励会同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化信贷流程。
《通知》强调,要强化质量与安全管理。要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管理,强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鼓励各地对需进行保温材料整治的高层既有建筑,同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