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咸宁市崇阳县高枧乡住房公积金服务站,快递员廖师傅仅用几分钟便完成公积金开户;外卖骑手陈女士也通过手机收到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补贴到账的信息……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陈瑶 戴邦) 在咸宁市崇阳县高枧乡住房公积金服务站,快递员廖师傅仅用几分钟便完成公积金开户;外卖骑手陈女士也通过手机收到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补贴到账的信息……
这些变化,得益于咸宁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构建的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该体系融合“线上+线下”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灵活就业人员身边,切实让住房公积金“惠民生、促发展”政策落到实处。

服务下沉:从“跑远路”到“家门口”
以往,乡镇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公积金业务,常常需要专程赶往县城的政务服务中心,耗时费力。如今,咸宁借助商业银行网点资源,已在6个中心城区和63个乡镇实现了住房公积金旗舰店(服务站)全覆盖,打造出“15分钟便民服务圈”。
通山县大路乡的阮先生在农商行支行住房公积金服务站轻松完成业务办理后,感叹“再也不用来回跑县城了”。
“金银合作”的运营模式,让公积金服务从“柜台排长队”升级为“出门就近办”,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数字赋能:从“线下办”到“指尖办”
为契合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强、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咸宁市推出“咸宁公积金”微信公众号线上开户功能。灵活就业人员仅凭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在线开户,全程无需纸质材料。
“外卖小哥”李先生感慨道:“以前觉得麻烦,现在手机点一点就办好,太方便了。”数字技术有效打破了传统服务壁垒,让公积金业务“指尖点、随时办”。
在公积金线上可开户下,2025年1-10月,全市新增灵活就业开户4557人,同比增长75.47%;缴存资金达3.77亿元,同比增长158.22%,线上服务占比超过七成。

政策红利:从“制度覆盖”到“住有优居”
今年,咸宁市将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年龄门槛放宽至16周岁,实行“缴存灵活、账户结息、个税抵扣、贷款补贴、未贷自由提”等机制。
自由职业者张女士说:“现在缴存使用更灵活,补贴虽不大,但让人感受到制度的公平。”
2025年1-10月,咸宁市已向灵活就业人员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823笔,金额达5.69亿元,发放补贴294.35万元,助力灵活就业群体实现“住有优居”。这些成效,体现了政策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
咸宁的实践表明,构建住房公积金三级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服务下沉、数字赋能及政策创新,灵活就业群体从制度“边缘人”转变为“受益者”。这一模式不仅增强了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也为新业态群体的安居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咸宁将继续优化试点政策,深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人共享公积金发展成果。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