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1月13日,蔡甸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一行专程赴中法中队,开展了一场聚焦“投诉案件处置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专题指导。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严娟娟 沈黎)流动摊贩当街宰杀活禽、摊位长期占道、刺鼻异味刺鼻……在蔡甸区中法生态城,部分小区门口的此类问题如同“城市顽疾”,长期反复遭遇市民投诉,成为12345热线督办单上的“常客”。如何根治这一难题,既还静于民,又维系城市“烟火气”与执法温度?11月13日,蔡甸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一行专程赴中法中队,开展了一场聚焦“投诉案件处置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专题指导,为一线执法工作“精准把脉,开具良方”。

直面顽疾,于“反复诉”中倾听民声。秉持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此次指导工作直击问题痛点,从一份份反复出现的市民热线督办单入手。队领导强调,面对这些“老大难”问题,首先要做到的便是 “共情”。既要设身处地站在投诉居民的角度,深切理解他们被异味困扰、出行受阻的烦恼;同时,也要体谅小商贩为了生计奔波的不易。执法的初衷不是简单的“驱赶”,而是要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找到公共利益与个体生计的“最大公约数”。
精准施策,于“法理情”中寻良方。在深入一线调研后,队领导为中队执法人员带来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针对流动摊贩“打游击”、活动规律难以掌握的特点,要求执法人员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沉下身子,深入了解小区门口商贩的活动规律与聚集时段”,为错峰执法、定点疏导提供坚实依据。同时,着重强调 “依法依规”是执法的底线,也是让投诉人信服的根本所在。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严重影响环境和交通的违法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做到程序正当、处罚公正,并及时、透明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以规范的执法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更为关键的是,队领导提出要跳出“单打独斗”的旧模式,积极推动多部门联动。联合市场监管、街道社区等力量,对活禽宰杀等涉及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的问题进行联合整治;探索疏堵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设立临时疏导点的可行性,引导流动商贩归市经营,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肯定付出,于“第一线”中砺精兵。在指导过程中,肖副队长对中法中队执法人员长期以来在复杂环境下的辛勤付出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指出,基层执法队员直面矛盾一线,承受着巨大压力,是城市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和坚实根基。此次专题指导,不仅是要解决具体问题,更是要提升队伍的综合执法能力,锻造一支既忠于法律、又心怀人民的城管铁军,最终目标是实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的目标,标志着蔡甸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正向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