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夜市摊点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与便利消费,一头系着市容环境与城市秩序。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盘龙一路,一场关于夜市摊点的治理试点途径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里正从过往的治理难点,转变为商户安心经营、市民便捷消费的靓丽风景线。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张才栋 刘菲 艾潇 王越)夜市摊点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与便利消费,一头系着市容环境与城市秩序。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盘龙一路,一场关于夜市摊点的治理试点途径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里正从过往的治理难点,转变为商户安心经营、市民便捷消费的靓丽风景线。

两个月前,黄陂区城管局会同盘龙城管委会、夜市摊主代表、市场化保洁公司等多方力量,对盘龙一路夜市启动集中整治,直击油污渗漏污染路面、环境卫生保洁难等顽疾。此前,该区域因环境卫生脏乱、地面油污严重等问题屡遭诟病。
黄陂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盘龙中队通过前期细致摸排发现,这片自发形成的夜市摊点长约260米,汇聚了50余家固定摊位。其周边环绕着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及多个大型居民区,旺盛的消费需求使其充满活力,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地面油污突出的“城市病”。“调研显示,经营时段集中在下午五点半至凌晨两点半,以烧烤、炒饭等易产生油污的小吃为主,”盘龙城管中队负责人介绍,“更关键的是,多数商户卫生意识薄弱,自行铺设的防污垫材质、规格不一,防渗效果甚微。”

面对盘龙城地区二十多处夜市、千余家摊贩产生的普遍性难题,黄陂区城管局联合盘龙城管委会专题研讨,决定以盘龙一路为试点,探索治理新路。标配“三个一”,即要求摊贩配齐一套扫把簸箕、一套分类垃圾桶(其他垃圾与厨余垃圾)和一套有效防污垫。尤为暖心的是,黄陂区城管局统一采购并定制了标准防油污地垫,免费发放给摊主们使用,并现场指导铺设,确保了区域整洁划一。

喻女士的“特色烧烤”是盘龙一路的“老字号”,从武昌门店迁至此地。她坦言选择流动摊位是出于成本考量,“现在没了租金压力,城管服务到位,能安心经营。”在城管执法人员帮助下,铺设防油地垫让环境焕然一新,“回头客明显多了,干净卫生谁不欢迎?”喻女士的笑容印证了“治理出效益”。
聋哑人王亮夫妇在此经营炒饭砂锅摊四年,这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中队给予重点帮扶,协助出摊、关心生活。问及生意,他在手机上认真打出:“生意可以。有他们,(路面)干净多了!” 这朴实的话语,是对治理工作最温暖的肯定。
“流动摊贩治理,不仅是管理城市,更是平衡万家灯火与城市秩序。”黄陂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盘龙中队相关负责人寇永超表示,此次“防油地垫+长效管理”模式试点积累了成功、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将在全区其他夜市点位全面推广,让城市的“烟火气”在规范有序中更加升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