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从执法人员抱怨“摊贩和城管就像玩‘躲猫猫’,这边刚整治完,那边又冒出来,管理起来真是心力交瘁。” 到卖菜大爷说“以前到处跑,提心吊胆的,现在有了固定地方,心里踏实多了。”
中华建设网讯 从执法人员抱怨“摊贩和城管就像玩‘躲猫猫’,这边刚整治完,那边又冒出来,管理起来真是心力交瘁。” 到卖菜大爷说“以前到处跑,提心吊胆的,现在有了固定地方,心里踏实多了。”
从早晚高峰,拥堵的车流与乱摆的摊位“纠缠”,交通瞬间“瘫痪”,烂菜叶、包装袋等垃圾随意丢弃到车流秩序井然、环境干净整洁、居民卖菜方便。从传统 “一刀切” 式取缔加剧管理矛盾到现在疏堵结合、小摊规范经营。
近期,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响应民生需求, 开启“智慧治理”模式。经过实地调研、精心规划,在六合路、幸福河社区、深港国际新增3处农副产品自产自销临时疏导点,实现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的双向平衡。
临时疏导点内黄色标线清晰划分出经营区域与人行通道,给摊位划定“规矩方圆”。严禁超线摆放、使用高音喇叭叫卖、乱拉电线等行为,从源头上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同时强化清扫保洁管理,要求小摊贩经营完毕后自觉清扫摊位、清理白色垃圾,加大疏导点周边垃圾清运力度,确保地洁桶净。
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跟踪疏导点运行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疏导点位置和规模,同步探索 “城管 + 社区 + 志愿者” 多元共治模式,持续巩固市容整治成果,让城市既有 “颜值” 又有 “烟火气”。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