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湖北黄石:用心用情 停车惠民 为民解忧

发布时间:2025-03-16 11:53 来源:

核心摘要: 黄石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山水资源是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但是城市交通也因山水阻隔受到限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有限的车位与激增的车辆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城市管理和市民出行带来诸多困扰。

中华建设网讯 黄石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山水资源是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但是城市交通也因山水阻隔受到限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有限的车位与激增的车辆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城市管理和市民出行带来诸多困扰。

 

老实验高中停车场

 

停车“小缺口”关系群众“大幸福”。2023年5月,我市启动“停车惠民”工程。围绕破解停车难,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市城管委锚定“2023年底初见成效、一年半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目标,聚焦民生亟需,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各部门聚焦停车供给不足、结构不优、分布不均问题,协同攻坚、赋能聚势,拓宽“整圈推进”停车综合治理路径,用好“六个一批”分类施策办法,向空间要资源、新建一批,向更新要功能、改造一批,向错峰要增量、共享一批,向互补要平衡、优化一批,向通行要效率、取缔一批,向管理要秩序、规范一批,不断加强停车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停车资源,推进停车管理智慧化应用,构建“全市一个停车场”,针对性打通停车痛点堵点,全市停车秩序焕然一新。

 

市直集中办公区共享停车

 

市委市政府带头将机关大院100个车位释放出来,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内部停车场。首批15家共享停车场725个泊位上线“黄石停车”APP,线上申请错时停车,一“键”直通省心省力,“关”在围墙里的资源“走”出来,共享停车成为“停车惠民”的温暖底色。

 

“三馆一中心”停车场                                       桂林南路桥下停车场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结合老旧小区城市更新,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共建共管等措施,增加停车供给,规范停车秩序。过去上演“抢车位大战”的老旧小区,现在车位增多变“活”,停车秩序由“挤”到“顺”、由“乱”到“齐”。

 

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上天入地、见缝插针地新建、扩建停车设施,综合运用“限时停车、即停即走、夜停晨走”等管理模式,合理设置潮汐车位、即停即走通道等限时停车区域,缓解商圈、夜间聚集消费区、学校等区域的分时停车需求,方便接送学生停车,助力消费市场繁荣。

 

通过实施“停车惠民”工程,中心城区共新增停车泊位2.19万个,总泊位由13.76万个增加到15.95万个,有效缓解了停车位配比失衡状况。公共停车场泊位由0.87万个、占比6.3%增加到2万个、占比12.9%,道路泊位由1.16万个、占比8.4%降至1.05万个、占比6.6%,泊位结构趋于合理,动静态交通平衡发展。武汉路、黄石港万达、团城山万达等9个重点片区的停车秩序明显改善,中心城区93处停车难点堵点已有90%以上得到治理。

 

智慧停车平台大屏“通停通付”停车场车辆驶出

 

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接入泊位由0.6万个增加到18.1万个,注册用户由11.2万人次提升至16.7万人次,大冶、阳新停车管理平台信息与市级平台全面联网。打通了停车支付壁垒,重点区域104家停车场1.5万余个泊位实现“通停通付”,停车体验更加友好便捷。

 

在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期间,积极推行公共停车场和道路泊位免费、优惠停车措施,彰显“城市温度”,让市民出行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下一步,黄石将把“停车惠民”工程办实、办好、办到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