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行走在新洲的街头巷尾,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悄然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指数:穿梭在繁华街区,现代化设施的便捷服务让生活更加舒心;徜徉于城市公园,绿意盎然的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触手可及……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梅学文 蒋昕怡)行走在新洲的街头巷尾,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悄然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指数:穿梭在繁华街区,现代化设施的便捷服务让生活更加舒心;徜徉于城市公园,绿意盎然的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触手可及……
近年来,新洲城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探索和实践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焦创新改革,注入城市治理“智慧引擎”
新洲城管坚持以治理数字化为引擎,全力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一项项数字城管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新洲,城市综合管理不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形成了一套“高位统领、分级管理、协同治理”的高效模式。依托“一委一办一平台”的架构,新洲城管不断优化调整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机制,建立起部门联动共商、信息共享、问题共治、实效共评的“四共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为了将城市管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新洲城管深化了“马路办公”的理念,强力推行周一“清障行动”、周三“拆违攻坚”、周五“清洁家园”的工作模式,让城市管理的触角更加灵敏,行动更加迅速。
同时,新洲城管正加快智慧城管业务平台与感知体系的建设步伐,力求构建一个综合高效、直达快处的指挥调度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城管问题将实现跨业务平台的流转处置,逐步迈向全周期管理的崭新模式。在这场城市管理创新的浪潮中,新洲城管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智慧治理的新篇章。
聚焦环境提升,扮靓百姓身边“宜居空间”
环境提升正成为扮靓百姓生活的重要一环。2024年,新洲区实施了20个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更美了,住的更舒心了!”6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10公里慢行步道蜿蜒铺展,居民们纷纷点赞。新建的5个口袋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文昌大道5公里林荫路绿化提升,道观河风景区旅游大道的综合改造,以及穿城绿道的建设,让绿色成为新洲最动人的底色。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精细化管理片区的打造,空置地块的综合治理,每一处都凝聚着新洲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聚焦垃圾分类,构建资源循环“绿色通道”
在垃圾分类这场绿色革命中,新洲城管正以实际行动引领着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风尚。
“新的垃圾投放点不仅美观,使用起来方便,夏天也不会因为异味困扰了。”在虹景小区,正在扔垃圾的居民王阿姨说。新洲城管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区773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减少至221个,形成了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全部进行了亭棚式升级改造。
在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毛冲村,早上八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就驾驶着流动收集车,按照收运路线行驶,并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的收运广播,居民们听到广播后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流动收集车上,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可根据日常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奖励物资,形成了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像这样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区共有40余个,全年配套提升村级收集点220个。
垃圾分类飞行棋、纽扣变废为宝、环保袋亲手绘制……一项项有趣创新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和学校,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新洲城管已建立宣传发动、志愿服务、专项评估、奖惩激励、智慧监管等生活垃圾分类新机制,构建了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共治共建工作格局,成立了新洲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垃圾分类宣讲大课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敲门人户““桶边督导”“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70余场,参加人数达23000人次。
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管理的精细体现,更是每一位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新洲城管不断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致力于将“绿色通道”建设得更加宽广与畅通。
聚焦查违控违,守护城市建设“法治底线”
紧扣年度工作主线任务,控违系列工作完美收官。始终把目光聚集拆除存量违建4.5万方、新增违建零增量的年度目标任务上,新洲城管持续发力,扬鞭策马,力促全区奋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违建露头就打。
11-12月中旬,控查违专班全面分析梳理年度工作尾帐,督促涨渡湖、潘塘、辛冲、三店四个街道补齐尚未完成的年度绩效目标任务,全区拆除存量违建114处、51221.8平方米,12个街镇提前半月完成分解下达的拆违工作任务,全区超额完成市级年度绩效目标;兼顾高压治理新增违建。11月底,在汪集街安仁村某农用地上,街道调集多部门出动约30余人的执法力量,对一处屡拆屡建的抢建违建实施快查快处,狠刹违建歪风、形成强烈震慑。随着汪集的新增违建被快速拆除,年度控查违工作完美收官。
区城管执法部门迅速行动,加紧与各街镇联动对接、做好新年度工作衔接谋划,督促全区12个街镇完成新年度首个存量违建立案查处工作,力争做好新年度控查违工作“开门红”。
聚焦市政增能,夯实基础设施“城市底座”
市政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基础支撑。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是新洲城管市政增能的重头戏。
“我们每天都会经过这里,现在直接推着就能走,省心省力。”市民张女士推着坐轮椅的父亲经过区人社局对面的小广场时说道。包含这条道路在内的邾城城区8条主次干道缘石坡道实现了“零高差”降坡改造,人行道修复一新。
“这样的改造虽然不是什么大工程,但对居民们来说非常实用,在日常养护中,我们更注重‘精和细’,微改造也能做到精提升。”区城管执法局市政科周元贵介绍道。新洲城管用小而美的改造,助力着城市的“微更新”。
“以前这里的线缆像蜘蛛网一样,看着就让人头疼,很担心它们会出什么安全问题。”向阳社区居民李阿姨说。在专业施工队伍对管线进行了细致的捆扎整理和强弱电线缆分隔后,杂乱无章的“蜘蛛网”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管线布局。新洲城管集中整治了邾城街的五个社区和三个街道辖区内的14条道路沿线的架空管线,道路总长8.56公里。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推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强大力量,每一次的“微更新”,都是对“城市底座”的坚实加固,每一处改变都映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深度。
聚焦公共安全,织密安全发展“保障网”
在公共安全这一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领域,新洲城管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编织起一张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安全发展“保障网”。
“现在用气更放心了,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检查,安全隐患都被扼杀在摇篮里。”邾城街道龙城华庭社区居民李伯感慨道。新洲城管通过构建燃气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燃气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不仅强化了组织领导,更确保了责任到人,每一项安全措施都得以精准落实。
在燃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新洲区从源头抓起,加强了对燃气供应企业的监管,规范了瓶装燃气市场的经营行为,推动了各液化气储配站的联营整合。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燃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新洲区还持续推进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各类用气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用气场所7868家次,排查整改隐患586处;利用国家平台检查燃气场站、燃气用户等场所7992家,排查整改隐患951余处,排查率、整改率100%。
公共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保障。新洲城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安全发展的“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越来越牢。
从创新改革的智慧引擎,到环境提升的宜居空间;从垃圾分类的绿色通道,到查违控违的法治底线;从市政增能的城市底座,到公共安全的保障网络,新洲城管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六大聚焦,不仅为新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