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绿线事业发展中心建设美丽城乡工作纪实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熊军)口袋公园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也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黄冈市绿线中心积极探索实践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推进和建设口袋公园,对于优化和均衡城市绿地布局、织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要等具有重要意义,把隐藏在城市角落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变废为宝”,见缝插绿,一个个可游、可赏、可玩的口袋公园,就像一片片小小的绿洲,兜起了百姓满满的幸福“绿生活”。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坐在这里聊聊天,小孩子玩一下感觉还挺好的,这个公园建在这里让我们感觉很好,建在我们心坎上了”王婆婆笑着说.盛夏时节,位于明珠大道与新港二路交汇处中洲广场门前一处绿地芳草萋萋、绿树摇曳、鲜花似锦,美不胜收,市民在此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这处口袋公园位于明珠大道与新港二路交汇处中洲广场门前绿地面积约540平方,于2010年建成。因长期无人管理导致杂草丛生脏乱差,严重影响周边市容市貌。为切实提升中洲广场周边市容环境,多次上门督促中洲物业公司对门前绿地进行整治,因中洲物业资金不足,无法彻底解决该处绿地脏乱差问题。
黄冈市绿线中心积极探索实践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推进和建设口袋公园,推动既有绿地、闲置地等存量空间的盘活利用,将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潜力空间,让口袋公园真正点亮城市微空间,既需要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也需要全社会共治共享。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口袋公园规划建设探索推行认养制、志愿服务等模式。
黄冈市中洲窑炉公司作为黄冈市的龙头企业,深感口袋公园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积极参与到中洲门前绿地口袋公园建设中来,也是第一个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口袋公园设计与建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为了更好满足居民的需求,口袋公园设计和建设从“增绿意”到“寻画意”的转变,结合此处的地形地貌,将该处打造成以月季为主、以简单、可持续的绿色景观为辅,结合造型树,形成简单而灵动的入口景观。园内利用原有的土方进行场内微地形营造,形成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悠然景致。场地内环形步行园路贯通,草坪、坐椅可供市民活动放松,让城市园林绿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强化社会参与,提高口袋公园的持续性。引导多方参与,探索成立“市民园长”“公园管家”“志愿护园队”等群众志愿组织,推动口袋公园共建共管共享。因地制宜设置文化驿站、城市客厅、花艺馆、轻食餐吧、互动体验馆等新兴产业载体,增强口袋公园自身造血能力,促进口袋公园运营维护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