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魏旭东)“实在太感谢了,不但没有处罚我,还帮我找好了便民疏导点摊位。”6月28日,一位占道经营的老人为城管执法人员的温情执法竖起了大拇指。
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广场中队在“五城同创”城市创建攻坚行动中,坚持把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为“五城同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柔性执法、文明执法推动城市创建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城市管理服务,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该中队按照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即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的要求,严格落实“721”工作法,坚持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构建“服务、管理、执法”新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家住熊咀社区的陈老太,逢人便说现在城管温情执法,关心老百姓疾苦,服务人民群众,切实是从老百姓实际出发。陈老太家中老伴患有慢性病,家中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一个孙女在上学,家中十分困难,平时就是靠种点菜自产自销补贴家用。
“以前碰到城管像老鼠见到猫,现如今在便民疏导点固定的点位卖菜,按照疏导点规定的时间经营,心理也安心多了。感谢城管执法的同志们为我着想,为我谋生路找摊位,我没有理由不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陈老太由衷表示。
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市容市貌“脏乱差”等城市乱象,执法人员及时妥善处置,严格落实“一案三书”、“三项制度”、“六个注意”,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和解、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约谈、行政告诚、行政回访、行政奖励等柔性执法“十种方法”,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自觉守法、自我纠错,体现行政执法兼顾“力度”和“温度”。
据悉,该中队紧扣城市创建目标任务,瞄准城市管理“十乱”现象关键重点,实行路段包保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点,加强主次干道、重要部位、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巡查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