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冯夏雪 罗云 罗欣)5月16日,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道执法中心拆除了位于桃源社区台北路165号影城宿舍顶楼的一处历史违法建设。随着这处“霸占”楼顶十余年的违建房被拆除,影城宿舍的老旧小区防水隔热改造工程正式提上日程,困扰居民多年的楼顶漏雨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连日来,江岸区台北街综合执法中心持续发力,清除阻碍老旧小区改造的违建障碍。台北街是江岸区老旧小区最多的街道之一,按照《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街道将陆续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生活环境进行彻底改造,实现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的全方位升级。这原本是一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惠及民生的大好事,但在推进的路上,却遭遇了一些“拦路虎”。
自80年代起,辖区内部分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陆续在自家的楼顶、房屋旁私搭扩建。经过几十年的野蛮生长,这些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挤占了社区更新发展的空间。更令人担忧的是,私建房屋的施工质量难以保障,随着时间流逝,部分已成为危房,严重威胁到辖区公共安全。
“拆违”不难,难的是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给社区发展腾挪更大空间,为老旧小区全面改造打好基础,台北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书记、主任任组长的旧改拆违专班,与区城管、公安和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共同商议,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制定了“一户一策”的拆违方案,要求在坚决啃掉历史违建这块“腊骨头”的同时,还要用“绣花般的耐心、细心、巧心”,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从今年2月开始,旧改拆违“敲门行动”在台北街道各个社区内全面启动。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的队员们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在街道领导的带领下,与社区群干一起,对各组责任区域内的居民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开展违建摸底排查和拆违宣传发动工作,在三个月内跑遍了辖区的千余户人家,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同时,街道执法中心与各个社区协同联动,凝聚多方力量,共破“难点”“堵点”。在桃源社区,执法中心与社区“书记工作室”和社区“和事佬”志愿服务队一起,面对面地倾听社区居民诉求,疏通居民的抵触心理,宣讲老旧小区改造的益处,争取到了大部分居民对拆违工作和老旧小区改造的理解与支持。
截止目前,台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已陆续拆除辖区内8处共计400余平历史违建。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加大老旧社区历史违建拆除力度,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辖区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