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路长为引 合力为民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道解决老旧小区供水难题

发布时间:2022-11-22 09:13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冯夏雪 罗欣)终于用上水啦!11月17日,家住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道和美社区教师公寓的赵师傅,看着自家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自来水,高兴地说:这都得感谢罗路长和社区的同志们,解决了我们用水的大难题!就在本月,和美社区包括赵师傅居住的教师公寓在内的七个老旧小区完成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480余户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冯夏雪 罗欣)“终于用上水啦!”11月17日,家住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道和美社区教师公寓的赵师傅,看着自家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自来水,高兴地说:“这都得感谢罗路长和社区的同志们,解决了我们用水的大难题!”

就在本月,和美社区包括赵师傅居住的教师公寓在内的七个老旧小区完成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480余户和赵师傅一样的高层住户们用上了便捷的自来水。
 QQ截图20221122091404
 
路长穿针引线,多部门合力破题
 
台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和美社区的包保路长罗云介绍说,该社区内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由于水管老化、压力偏低,三层以上住户大都存在着水压不足的问题。今年以来,台北街道在辖区内全面铺开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改造也作为重点工程之一早早立项,但由于这几个小区场地狭窄,无处可建加压泵房,导致改造工程一度被搁置。
 
作为和周边居民打了三十年交道的“老城管”,居民的困难罗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说有问题,找路长。既然群众遇到了困难,我就得为他们想办法。”
 
为解决泵房选址难题,罗云四处打听、多方奔走,短短几个月里,他带着队员跑遍了规划、房管、园林、水务等多个部门,成为了穿起街道、社区、居民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那根“线”。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2022年度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重点项目之一。
 
经过多部门20余次的专项协调、现场勘察,最终划出社区附近一处未规划的公共用地,用以建设加压泵房。同时敲定了“一拖七”改造方案,即以一个泵房辐射七个小区,对七个小区的二次供水管道进行集并改造,不仅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也能为更多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据悉,这个做法还是全省首例。
 
QQ截图20221122091429
 
倾听群众诉求,多方面协调解忧
 
改造方案敲定后,新的问题又至。由于牵涉的小区和住户较多,居民意愿差异较大,部分居民提出了质疑甚至反对。
 
小区内开挖管道是否会影响居民日常通行?外墙的水管和表箱等是否会影响美观?施工会否影响低层住户正常用水?改造后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能否彻底解决用水问题?
 
为此,街道执法中心与社区协同联动,凝聚多方力量,共破“难点”“堵点”。罗云和社区多次邀请供水企业、施工单位等和业主代面对面现场沟通协调,请专业人员对居民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争取到了大部分居民对改造工程的理解与支持。
 
对于少部分仍存在疑虑的居民,罗云和社区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特别是有几家担心施工影响自家房屋美观的居民,罗云领着施工设计人员上门,依照户主意愿和房屋结构,对施工方案进了行个性化调整。凭借耐心细致群众工作,居民们的“心结”被彻底打开。
 
QQ截图20221122091418
 
合理统筹规划,多项目齐头推进
 
今年7月,和美社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正式开工。为将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台北街道综合统筹、多管齐下,多项民生改造工程同步开展、配合施工,有效避免重复开挖修复,既为居民减少施工带来的困扰,也大大减少了施工方重复开挖、回填等工序产生的时间、经济和人力成本浪费,原本计划6个月的工期也缩短至4个月,困扰居民多年的用水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获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