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保康城管“五个到位”确保清明节期间市容有序和环境整洁

发布时间:2022-04-06 09:06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万承权)2022年清明节期间,保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强化督办,全力抓好假期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为给广大市民营造出一个整洁靓丽、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该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实行五个到位,全力抓好清明节期间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万承权)2022年清明节期间,保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强化督办,全力抓好假期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为给广大市民营造出一个整洁靓丽、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该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实行“五个到位”,全力抓好清明节期间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思想认识到位。清明节假期来临,面对节日期间车辆、人员流动大、任务重的实际,局党组把确保队伍思想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深入做好节日期间思想教育,积极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层层动员、层层发动,在全系统广泛树立起“舍小家,为大家”的思想。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清醒的认识到要克服一切困难,齐心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节日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以实际行动确保广大市民在一个整洁靓丽、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中。
 
人员力量到位。本着人员力量向重点部位集中,工作重心向市容管理倾斜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力量,严格规定工作时间,提高节日期间执法工作效率,确保对城区环境秩序管理到位。一是认真执行节假日值班制度,各单位办公室除留守一名正式员工坐班值守外,其分管领导必须坐班?;二是清明节期间,所有的环卫工人(清扫工人、清运工人)一律不放假,节后适当调休,确保清明节期间卫生整洁。三是清明节期间,加强违法建设的巡查工作,确保清明节期间违法建设零增长。
 
期间,全系统累计值班人员50人,一线环卫工人526余人,清扫县城区面积累计196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332余吨,清理移动招牌、游散摊点、占道经营55余处,拆除违规条幅16处。
 
工作措施到位。城管执法局党组通过科学谋划、认真研究,制定出多项措施,全力抓好清明节期间城管工作。一是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对清明节期间的临时性广告和各类商业促销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适度放宽标准,确保节假日氛围浓厚。强化车辆疏导,确保城区主干道、重要部位交通畅通。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集中所有力量,把县城内所有道路、步道板冲洗一遍。同时,加大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对人流量密集区加大环卫人员作业班次,确保卫生整洁;加强对城区公厕的维护管理,确保清明节期间公厕按时开放,干净整洁,保证市民如厕环境。三是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维护。加大对市政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缺损等及时处理,确保市政设施完好。四是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局机关、各单位落实专人负责每日对外来人员排查、登记,掌握基本信息,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要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知识,不串门、不聚集、不聚会、保康县必须提前报备。
 
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全系统严格落实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明确带班领导、具体值班人员,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确保节日期间信息畅通及执法管理工作实效。截止5日,所有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未出现脱岗离岗现象,有效保证了清明节期间市容有序和环境整洁。
 
严格监督检查到位。局督察股根据党组的统一工作部署,安排专职督察人员对各二级单位、股室节前、节中、节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察或抽查。对于在督察或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被督察事项将列入责任单位的2022年度年终考核成绩。严格奖惩兑现,杜绝完成工作任务拖拉、工作纪律松散、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