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陈瑾)3月24日,一位在宜昌和平公园公交站等车的市民向“12345”市长热线反映:伍家岗区滨江公园花坛有的两只流浪狗。
30分钟后,伍家岗区城管执法大队流浪狗救助专班到达现场,将幼犬就近安置到临时寄养机构,该机构随即将刚出生的幼犬放入到温箱喂养。
城市里的流浪狗,既有环境卫生和扰民问题,更有威胁行人、车辆安全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流浪狗、如何破解流浪狗管理的难题,既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水平,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
让刚出生的流浪狗住温箱。
——这便是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在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奋进过程中,给出的温暖答案。
一支队伍,9年救助2000多流浪狗
从2013年3月伍家岗区城管局成立之日起,伍家岗区城管大队流浪狗救助专班随之诞生。经历市区城管体制多轮改革,专班保留至今。他们是市民求助的捕狗队,也是爱狗人士眼里的护狗队。
一辆皮卡,加上手套、网子、笼子,这就是护狗队的全部装备。抓捕全靠人工,磕磕碰碰或者被流浪狗咬伤也在所难免。
从事救助工作6年,城管队员罗晓龙是护狗队的负责人。21年10月,罗晓龙在城东公园追捕流浪狗时,在一处边坡摔倒受伤。“最多的一年,打了2次狂犬疫苗”罗晓龙说。
城市建设向农村拓展,市民弃养,宠物狗走失,加上自然繁殖,都是流浪狗的来源。加上流浪狗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警惕性,想抓住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多年来,护狗队员们摸索捕捉经验,设计捕狗笼,准备一些火腿肠等狗狗爱吃的食物安抚诱捕,已经成为了捕捉的“专家”。
9年来,护狗队已救助流浪狗2000多只,全部送到了流浪狗救助场所。近年来,该区流浪狗伤人事件逐年降低。2022年至今,该区城管热线实现了流浪狗伤人零投诉。
一座基地,让流浪狗有了稳定归宿
流浪狗的处置,曾是困扰城管部门的难题。
护狗队成立之初,宜昌并没有专业的犬类收容场所,城管部门只得联系宜昌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由爱狗人士自发组建的机构喂养。但狗狗越收越多,小动物保护协会“狗满为患”,难以负担。
在新冠疫情期间,小动物保护协会关门,城管部门找寻征收区域临时收养流浪狗,对流浪狗进行消毒,食堂饭菜预留给流浪犬。
2019年,宜昌公安、城管等部门在听取市民、爱狗人士和媒体意见后,将成立专业流浪狗救助场所纳入议事日程,并在当年10月正式立项。
2020年6月,由政府出资,公安部门牵头城管、畜牧等部门,在远郊建成了专业宜昌市犬类收容所,这是宜昌第一座流浪狗收容基地。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该收容所设置了留置区、喂养区、领养区等分区设置,流浪狗狗们也吃上了狗粮。
一城守护,只为狗狗有一个温暖的家
除了城管、公安等部门,还有大量的市民加入到流浪狗救助行动中,日常送狗粮,冬天送被窝,给小动物保护协会捐款,积极报告流浪狗行踪等。仅2021年,伍家岗区就收到了383条市民关于流浪狗的线索,成功救助流浪狗271只。
伍家岗区苗旺宠物医院、东方宠物医院、康康动物诊所等3家爱心企业主动报名,免费提供流浪狗寄养,城管部门捕捉到流浪狗后,可以就近送到这三家医院,等待犬类收容所收容。
从2015年开始,宜昌小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了爱心领养活动,市民只需支付的疫苗接种、驱虫和绝育手术费用,便可免费领养,协会还会对领养情况进行回访。
为了推广爱心领养活动,城管部门协调万达广场、环球港等单位在黄金地段免费提供场地,活动无需办理占道审批,只需报城管部门备案即可。
7年多来,该协会已为1480只流浪狗找到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