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聚焦绿色发展 共创绿色未来——铜川市荣获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侧记

发布时间:2021-07-01 09:54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铜川日报近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的小康路上的绿色力量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点赞中国绿色影响力典范在北京召开,铜川市以典型案例让绿色成为铜川全面转型的最亮底色入选点赞?2021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并入编小康路上的绿色力量《2021绿色影响力典范案例汇编》。这一殊荣,是践行习近平生

来源:铜川日报
 
近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的“小康路上的绿色力量——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点赞中国绿色影响力典范”在北京召开,铜川市以典型案例“让绿色成为铜川全面转型的最亮底色”入选“点赞?2021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并入编小康路上的绿色力量《2021绿色影响力典范案例汇编》。这一殊荣,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生态环境保护者齐心协力的见证。
 
胸怀“国之大者” 践行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底线任务,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环保委员会,统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相关工作职责、实施细则等,市人大颁布了大气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一批法规,纪委监委助力生态环保,倒逼环保责任的落实,各区县、各部门充分发挥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各企业依法治污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生态环保格局,助推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绿色引领,把源头、留空间、优服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在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谆谆教诲下,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严守“三线一单”,优化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等环境要素保障,产能置换2条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和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让“下马”企业重焕生机,声威建材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冀东水泥公司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洗煤储煤场高标准治理污染促进精洗煤增长105%,建设印台环保产业园区,环保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城市,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留足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实现了用地结构的高效集约;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打造垃圾分类“铜川模式”;新增公交、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空间逐步形成。
 
生态环境逐年好转 绿色成为最亮底色
 
坚持以“减煤、抑尘、控车、治源、禁燃、增绿”为抓手,落实“一市一策”精准治霾,开展五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地道路、臭氧、机动车、非道路机械、面源污染,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清洁能源替代、“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淘汰黄标车及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等专项行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调区划,抓建设,完成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3个城镇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上工程,强监管,实施了总投资12.65亿元的漆水河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两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岔口断面水质达到国考标准;加快生态修复,崔家沟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成为矿山生态修复亮点,三道桥非煤矿山生态恢复重披绿装,秀房沟生态治理成为样板,渭北“旱腰带”治理成效显著;持续开展“清废”和“绿盾”行动,加强固废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十三五”期间,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210天增加到2020年的286天,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青山净土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0.98%、12.12%、16.75%、21.07%,超额完成“十三五”省考任务,为十四五完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抓试点促转型 擦亮“绿色名片”
 
铜川入选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区,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纳入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被列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全国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市,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48.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3%,15个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3个村建成“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2019年宜君县荣获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宜君县、印台区先后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在铜川野化放飞并成功孵化,已繁育“铜川籍”朱鹮105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渐渐回到了铜川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每个人都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受益者,生态优、环境美已成为铜川绿色发展的一张名片。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