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红军步伐忆革命岁月 擎信仰大旗传红色基因

(通讯员 李沛)“半条被子”也称半床棉被,是红色经典故事。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并在2020年9月16日,赴湖南考察时,首站就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2021年6月4日至5日,湖南公司芙蓉北厂党支部和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赴郴州汝城开展“溯红军步伐忆革命岁月 擎信仰大旗传红色基因”主题党建活动,接受红色洗礼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家跟随习主席的步伐到达红色教育基地--汝城县沙洲村,先后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和濂溪书院等地参观学习。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芙蓉北厂党支部副书记刘普庆表示:“当时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正是缺衣少穿、处境困难的时刻,还能心系老百姓的冷暖,可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啊。”
民俗广场前,党员们在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刘永淑同志的带领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在沙洲村长征酒店,“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之长孙朱分永为大家讲述了“半条被子”发生的始末。党员们被徐解秀老人与3名女红军的故事深深感动,不禁湿了眼眶,更加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当年红军与人民鱼水情深的真挚情感。
随后,党员们来到在濂溪书院,听取讲解员介绍周敦颐廉洁勤政故事,学习理学鼻祖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廉政思想。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要忠诚履职,传承古人的精神瑰宝。
抵达沙洲村红军桥后,党员们换上红军服,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出发,感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
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两支部党员在沙洲村重温了这段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感人历史。又一次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和升华,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向革命先烈学习,恪守为民情怀,让“半条被子”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