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余芳利 陈然)凌波缥缈,十里驭风,烟雾萧萧。未见天光的凌波门,一派墨韵山水色。
而湖边栈桥,早已挤满了一群人。他们宛若“特种兵”,星夜出发,奔赴东湖岸畔,成为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嗅到“追光者”们的商机,摆摊的商家也闻讯而来,电动车、手推车、自行车、背包客沿路走动、随意占道兜售商品,机动车随机停放打开后备箱就是个售货摊点……本不宽敞的凌波门,显得更加拥挤凌乱了。
为扮靓城市打卡地“容颜”,给市民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始终保持“人轮岗、车不停”,以人为本、温情执法的工作模式,既“宠爱”外地游客,也关心本地居民,让游客宾至如归、居民安居乐业,助力“网红地”持续长红。
精确打击 连环治理“顽疾”
“麻烦把桌椅板凳收一下,这里是人行道,你们占这么宽,其他人就没法走了。”该局执法一中队队长陶恺一边耐心劝导占道摊贩,一边化身“搬运工”,帮助收拾现场残余物件。
考虑到东湖南路凌波门占道商贩流动性强、应变能力强,经营活动具有特定时段性,连日来,该局组织人员开展 “白+黑”精确打击、连环治理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加强白日监管值守,在容易形成占道经营聚集点的点位设立专人岗哨,滚动排班,实行无缝对接值守;另一方面,不定期开展夜间整治行动,采取定点守候、徒步巡查、车辆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劝导为主、处罚为辅”,向流动摊贩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劝离占道经营违法行为十余起。
针对凌波门共享单车“潮汐”现象,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大人力守控,其中共享单车企业每日增派专门的维运人员定点守控,安排专人规范车辆停放,缓解早高峰期共享单车堆积严重现象。
“目前的单车运营工作就是把凌波门周边的共享单车向外清运,避免交通拥堵。”一位单车公司人员介绍,“特别是骑行量大、易拥堵的晴好天气,我们需要提前安排、在早高峰时段来临前及时响应、及时调度。保证市民、游客有车骑,还要保证单车无淤积。”
清晨夜幕 保洁步履不停
日出前而作,日落后不息。从清晨到夜暮,凌波门总有一抹忙碌的橙色身影穿行其间。络绎不绝的游人带来了人间烟火气,也带来了七零八落的垃圾。
由于每日游客众多,凌晨漫步凌波门栈桥周边,塑料袋、饮料瓶、使用过的纸屑随处可见,凌波门周边路面还出现了大量不规范摆摊漏洒的油污。
凌晨4点,太阳还未升起,10名环卫工人便提前两个小时到岗了。
“为及时清理夜晚产生的遗留垃圾,我们凌晨四点就开始早班作业,对栈桥及周边垃圾进行清扫收集,打包放置在垃圾集中点,由垃圾清运车统一清运。” 环卫组欧阳队长告诉记者,针对湖面垃圾,他们还组织船只和专业清漂人员每日进行打捞,确保湖面、路面常净常新。
夜间19:00至21:00期间,为强化凌波门重点区域保洁力度,市政处安排了小型人行道清洗车1台,配备环卫人员2人,针对路面油污进行精细化冲洗,重点解决商贩漏洒油污导致路面不洁问题。
5月以来,共计出动环卫人员316人次,车辆69车次,清理东湖南路沿线垃圾16.2吨,清理凌波门废弃物和暴露垃圾544处,清理路面不洁58处。
联勤联动 保障水上安全
随着人流激增,凌波门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在凌波门岸边,东湖警方立有告知市民和游客“此水域无安全保障,请勿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的警示牌。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安全,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联合水上公安和海事处、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建立防溺水工作群,同时,建立健全防溺水联动机制和防溺水预防机制,以各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为抓手,建立多条线联勤、联动、联合机制,对凌波门水域沿岸进行全方位巡查检查。
若巡查过程中发现人员发生淹溺,则第一时间使用救生工具开展先期救助,并立即通知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接警后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形成多部门齐参与、共监管的防溺水工作格局,以减少辖区居民和游客在危险水域游玩、逗留等行为,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