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联通展馆,“智慧健康亭”里挤满了前来排队检测的市民。记者看到,体验者舒适地坐在智慧健康亭的沙发上,通过二代身份证或指纹识别,3分钟可测出血压、血氧、血糖等多项数据。宜昌联通为建博会提供会场5G网络保障,同时展示了多个5G智慧工地产品应用。
让人惊奇的是,国产首台TBM硬岩掘进机也在建博会亮相。这台由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展出的长3米、高0.4米的掘进机模型,以1:40等比例还原的是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用于埃塞俄比亚GD3水电站项目引水洞施工的DSUC型硬岩隧道掘进机,引得参展企业家代表、市民纷纷驻足拍照,让人因“中国制造”自豪。
“相比传统的隧洞掘进,采用该型号的TBM具有更加广泛的地质适应性,具有操作简单、盾体长度小、推进力和扭矩大、脱困能力强、液压及电控系统安全可靠,这也是国产第一台掘进机。”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洪亮介绍,企业已经能熟悉掌握整套技术和原理,设备可以自己实现维修、运维,不再依赖意大利技术。
“我们宜昌本地企业真是牛,工程遍布全世界,了不起!”前来观展王淑芬阿姨感慨,“来这里长见识了。”
智能建筑、建筑机器人操作、智慧建筑、BIM设计智慧工地、构筑物3D打印、智能家居……科技感十足的博览会让人流连忘返。晶標集团建造的装配式卫生间当天开建,当天就能使用,可以经过二次处理实现清水排除,非常适合建筑工地使用。
换名片,加微信,谈合作,话未来。走在热火朝天的展馆里,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
“展品也是商品,参展商也是采购商、投资商。”作为建筑产业的“大秀场”,展区的功能不言而喻,在行业主管部门市住建局、市经信局的全程指导下,政府与市建筑业协会、市建筑装饰协会、市房地产业协会、三峡日报社、益通建设共同搭台,为参展行业企业提供宣传、交流和贸易平台,实现跨区采购的同时,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打通产业主动脉,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相互借鉴彼此优势,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博览会为参展企业“牵线搭桥”“穿针引线”,这场热闹非凡的博览会,连通的不止于线下。依托互联网5G技术,以宜昌为主会场,本届博览会在线上同步实时直播,联动有供需洽谈的鄂西南片区城市,同步搭建线上品牌展示、工程采购、技术交流等“云平台”,吸引60余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
发展
千亿建筑产业智筑未来
文化交流紧密热烈,思想观点激荡融合,是本届建博会上的一大特色。
启幕当天举行的高峰论坛上,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北京康居认证中心主任张小玲、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林宗寿、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副站长董文斌等多位专家学者,就被动式与装配式发展方向、磷石膏水泥制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行业发展新方向。
28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装修产业分会秘书长罗胜、深圳中天精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安,分别以精装修发展中的行业痛点思考与赋能、精装修精益管理问题为主题,分享理论研究成果和实操应用技术,传递建筑行业发展前沿理念。
场场爆满,智慧激荡。高峰论坛让建筑领域省内外权威专家结缘,让不同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
江河奔腾,峡江两岸的故事韵味悠长。在会展入口处,主办方精心打造的千亿建筑行业成果长廊,集中展示宜昌建筑业近年来所获得的突破性成果,梳理建筑业茁壮成长的历程,极富人文情怀,吸引了观展市民和参展企业驻足观看。
丰富多彩的建博会,将美好情谊和绿色理念深植于人们心中,绘制出一幅美美与共的文明生态画卷。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9年,全市建筑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GDP贡献率达到6.6%,成功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一大批项目获得鲁班奖、国优奖,工程质量创新创优,呈现“全省建管学宜昌”的良好态势。
当宜昌转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建筑产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构建节能、绿色、智能、品质、创新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千亿建筑与未来之城同生共长。
2000余家宜昌建筑企业,13万建筑从业者,正迈着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推动新时代建筑业全领域、全过程、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迸发出打造长江中上游建筑强市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