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罗继宏 王爱兵 王治凯)眼见化工园区建设进度加快,青山区群利村的一些村民竟动起“种房子”的歪脑筋,村内开始出现零星违建现象。11月10日,青山区城管部门和街道组织联合拆违行动,及时扑灭了违法建设的“星星之火”。这次行动也标志这该区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后打响的拆违第一枪。
10日上午9时,青山区查违协调办和八吉府街道办事处的组织100余人,对群利村出现的5处新增违法建设实施拆除行动,拆除面积1100平方米。据了解,这些违法建设分散在村湾内的不同地点,占地面积100至400平方米不等,结构大多为“废旧彩钢板+木棍”,外观破旧,无地基、无门、无窗,属于典型的“种房”行为。据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近期该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按计划八吉府街群村、群联两个村将于年内整体拆迁,腾出建设用地。当地村民闻风而动,在拆迁区域就地取材,利用执法人员巡查间隙,快速搭建,企图牟利。
“我们的巡查人员有限,巡查范围非常大,违建户的行动又很隐蔽,往往1个小时不到就搭建一处棚子。”八吉府街的一名同志说道,“这次多亏了无人机,我们才及时发现,做到及时拆除。”据介绍,对群利村同一片区域,该街道办工作人员8月份使用无人机检查还一切正常,待到10月份再次“升空”检查,却发现多出5处违法建设。笔者在现场看到,这几处违建位置的确很隐蔽,有的在待拆迁的房屋之间,有的在村湾深处的小树林里,有的在偏狭的池塘岸边,有的在菜地庄稼旁侧。为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执法人员没有动用大型机械,全程使用人工拆除方式。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完毕耗时近3个小时。
八吉府街办事处介绍,这次拆违行动前夕,青山区正在进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该区70%的城管执法人员下沉到街道服务社区,各街道将组建成立行政综合执法中心。“执法队伍刚下到我们街道,就迎来了这次拆违行动。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街道加强查控违工作,下一步我街将充分利用改革契机,加大人防加技防手段,严控新增违建,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该办事处一负责人对笔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