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西安市新城区:打造品质街巷 让城市里外都成风景

发布时间:2020-11-04 14:50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背街小巷,是广大居民出门的第一条路,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既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面子,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出行环境,它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颜值、文化和温度,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综合水平。为了让城市的里里外外都成为风景,更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全市

来源: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背街小巷,是广大居民出门的第一条路,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既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面子”,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出行环境,它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颜值、文化和温度,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综合水平。
 
为了让城市的里里外外都成为风景,更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全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启动以来,新城区结合辖区实际,在充分实地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的基础上,开始对136条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因为建成时间早、缺少统一规划,背街小巷普遍存在路面破损、巷道狭窄、排污不畅、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虽然这些街道“背”且“小”,但对于常年居住于此的人们来说,每一条小巷、每一条街道,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按照“微改造、大提升”原则,新城区注重完善背街小巷功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高标准做好地下管廊、道路、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感到方便实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内涵,让街巷有记忆、有故事、有味道、有品质。目前,136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正在推进中,已有62条基本完成提升改造。
 
让实用、品位、文化内涵成为背街小巷的名片,是新城区在推进背街提升改造工作的不变的初衷。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批精品街巷已见成效。
 

集贤巷位于西安钟楼东北角,民国时期的于右任、邓宝珊和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都曾在此居住。在提升改造中充分发掘提炼文化元素,整体设计上采用三步一景的画廊式构图方式,部分背景采用了刘毓中成名作《央画烤门》中的三块瓦脸和《游电山》的吊腔脸,运用了于右任部分书法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文化底蕴。
 
新民二巷古称“宁静里”,在这里绘制了展示“老西安记忆”的特色墙体彩绘陈设具有年代记忆、历史遗存的老物件、老照片,用墙画和老物件唤醒市民的时代记忆,进一步彰显“老西安、古都味、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二元路的提升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利用该区域沿街门店分布少的便利条件,联合长缨路小学在该路段东侧墙体上共同建设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墙,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引导周边社区群众牢记分类知识,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整体街貌有了较大改观。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以来,破损路面得到硬化,油烟、污水不见踪影,手绘文化墙、绿化景观丰富多彩,背街小巷更干净了,更美了……周围群众出门便是美景,幸福感、获得感更足了。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