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是医疗服务。由农工党、九三学社牵头,从各民主党派组织中抽选医务人员组成党派专家医疗服务组,通过开展医疗扶贫政策、农村卫生健康、疾病预防等培训,捐赠医疗器械,探索“远程合作诊疗”模式等,帮助贫困乡镇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适时深入贫困乡村开展义诊、医疗救助等活动,为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今年来,协调农工党贵阳市委、农工党遵义市委支持大方县羊场镇卫生院眼耳鼻喉科建设,捐赠医疗设备价值4.8万元,组织开展培训5次、义诊7次,受益群众2500余人。
二是教育服务。由民盟、民进牵头,在全市党派成员中抽选教育骨干力量,组成党派专家教育服务组,通过帮助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站”试点,开展送教下乡、教学研讨、同课异构活动,协调各方资源捐资助学等,帮助改善贫困乡村教学条件,提升山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聚焦脱贫攻坚人口素质提升,协调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资源,探索开设“新型学徒制班”“现代学徒制班”,帮助农村培养技能型人才。今年来,组织开展各类送教下乡活动6次,协调北京、郑州等地重点学校与毕节市7所学校结为兄弟学校,引进各类捐资助学资金50余万元,组织450名“两后生”参与“新型学徒制”项目。
三是农技服务。由民革牵头,在全市党派成员中抽选“三农”领域专家组成党派专家农技服务组,针对各地现有或特有产业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种养殖技术难题,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今年来,就矮化苹果、枇杷、马铃薯、“三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生猪、蛋鸡、渔牧养殖业及动物防疫等工作,共组织农技专家40余人次深入各县区开展农技服务27次。
四是法律服务。由民建、致公党牵头,在全市党派成员中抽选具有律师资格或从事司法工作的同志,组成党派专家法律服务组。通过组织成员深入村(社区)开展普法教育,探索与部分乡镇司法所建立友好关系,提供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协助贫困乡镇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今年来,促成市内3家律师事务所分别与七星关区长春堡镇、鸭池镇和黔西县五里乡司法所结成友好关系,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2次,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1期,帮助调解矛盾纠纷53件,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