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信阳城管:打造污水收水体系 扮靓申城靓丽容颜

发布时间:2020-06-12 22:47 来源:

核心摘要:稿件来源:信阳市城管局网站烈日炎炎下,工人们头戴防毒面具,深入地下暗涵架设截污管道连日来,在中心城区松树坦小区门前,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进行沿老官河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建设。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全

 

稿件来源:信阳市城管局网站

 烈日炎炎下,工人们头戴防毒面具,深入地下暗涵架设截污管道……连日来,在中心城区松树坦小区门前,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进行沿老官河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建设。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一个个城市污水管网“大动脉”逐步打通,中心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全面铺开。
        2020年是我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决战之年。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工作,打造清新水域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
        “今年我市中心城区计划投资数亿元全面实施中心城区水系治理,完成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排查修复、中心城区各条道路、内河两岸污水管道铺设全面展开等数十个工程类项目建设。”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说。
        笔者6月8号走进老官河污水管网铺设现场,只看到每隔40米用建筑围档围着——长、宽大约有6米、深7米的深坑一线排开,从松树坦小区到南淇路约1250米,这样的大坑有数多个,每个大坑就是一个作业面,为了赶工期,这些作业面同时作业。走近3号大坑向下看,内径800毫米、2米长的水泥管一个连着一个向前掘进,这个作业面管道铺设向前推进已10余米深,用时多达20天。
        “现在管道铺设正穿过青石层,掘进难度非常大,先用水磨钻钻出轮廓,然后用风镐破碎,每天掘进深度只有0.6米”,从洞内爬出来换口气的凿师傅、刘师傅边喝水边说到,“天热,每天喝水需要8瓶左右,大约8公斤,34度炎热天气,洞内作业必须把身体“武装”严实,一不小心蹦出的石头象刀子一样把身体割伤”。
        一边刘师傅调侃说:“我们在这里施工一天只有二季,在洞内时是秋季,出了洞向外倒渣时就是夏季,这一段是卡脖子工程,已经干了20余天,只能向前干,没有别的办法。”    
        “我市因经济不宽裕,中心城区内污水管网铺设大多采用人工地下开挖,一铲一铲掘进,不用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开膛破肚”,避免对原道和绿化等设施造成破坏,而且占地少,施工噪音小,对周边居民的出行与生活影响也大大降低,人工开挖比用机械开挖费用降低近一半。”市黑臭水体治理办黄明太讲到。
        在南湖路40号截流井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路段管线纵横交错,涉及自来水管、高压电线、燃气管道,施工单位协调各方,攻坚克难,力求按期完工。这段工程的完工,预示着南湾片区污水收水体系全面完成,结束了南湾片区污水直排浉河的历史。
        “目前工程已完成60%左右,这段污水管道铺设全长2100米,含有污水主管道铺设、支管截污铺设、河岸恢复等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王春播说,“最难啃的地方是40号截流井,此处,在河道内开挖,地下水丰富,开挖易塌方;另外,先期建设好的截流井已带污水作业,两井碰接,搞不好,先期管网内污水就会溢出,造成河道污染”。
         “城管局主要领导、水体办分管领导,没有双休日,不论上下班,天天在一线跑,有什么困难,随时都能解决,他们的干劲与决心感动了我们,说什么也要把这个关口解决了。” 王春播紧盯着40号截流井说。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