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万承权 徐梓航 曾柏菡)5月11、12日,湖北省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观摩培训会在保康召开,省住建厅、省乡村振兴局和来自襄阳、宜昌、十堰、黄冈、咸宁、恩施等六个地市(州)城管执法委、试点县市分管领导,16个试点乡镇负责同志,共计约90名与会代表对保康县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分类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
与会代表们观摩了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过渡湾镇中厂村生活垃圾处置、分类工作情况,并听取了工作介绍,保康县因地制宜,结合山区实际,采取“一员多用养习惯”源头分类抓减量、市场运作促利用的方式,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两网融合”,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闭环体系,实现了垃圾分类镇域全覆盖。
针对保康自建焚烧发电厂,投资大,日产垃圾量小,焚烧发电厂“吃不饱”的现实,在过渡湾镇、寺坪镇、马桥镇尧治河村及黄龙观村建成4座小型焚烧处理设施,解决垃圾处理运距远、费用高问题,减少环境、交通等风险,让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告别“填埋”历史,正式迈入“焚烧”新时代,受到了观摩团的高度评价。
12日下午召开观摩培训会,会议由住建厅城管处处长侯继光主持、保康县政府领导刘立文致欢迎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方国平代表保康就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工作交流发言、华中科技大学康健雄教授作了偏远地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的系统讲解,达刚控股创新中心、甘肃恒信环境工程公司就各自垃圾处置、焚烧运用等业务进行了现场授课、市(州)领导和试点县、乡镇负责同志就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分别进行交流表态。
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殷雄飞在观摩培训会上强调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要”。一是要提高站位抓落实,要求各市、州、县要根据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小型焚烧试点工作的相关精神,结合实际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二要对标任务抓落实,各地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小型焚烧设施;充分考虑后期运行模式问题,委派专业人员做好管理运营;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分类体系,用好《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分类模式,学习借鉴保康分类回收模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减少末端垃圾处理量。三是要压实责任抓落实,各地要及时将这次会议精神,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城管、住建、乡村振兴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压紧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属地责任,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涛、湖北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殷雄飞、住建厅城管处处长侯继光、住建厅城管处四级调研员陈劲松、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处四级调研蔡海、襄阳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涛等市(州)城管执法委领导亲临观摩现场,保康县副县长龚夫陪同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