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阳日报
3月5日,咸阳市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认真贯彻落实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省委书记胡和平到咸阳市调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把项目作为全局工作的“牛鼻子”,以项目为重心推动经济建设、加快发展步伐,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造条件。省发改委主任张晓光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咸阳市委书记岳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卫华主持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汪文展,市委常委马俊民、李晓静、张海山、赵月为、王飞、张海文、罗军、王宏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芳等全体市级领导参会。市委副书记陈波宣读《关于2020年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崔勒宇通报全市项目建设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亚政总结安排全市项目建设工作。
张晓光在讲话中指出,咸阳召开全市项目建设工作会议非常及时、有效,对于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紧紧围绕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坚定信心、重点推进、分类施策,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要全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落实相关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细人员返岗和要素保障,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对接。要用项目推动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项目,促进项目落地落实落具体。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上政策,围绕重点支持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毫不松懈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抓紧复工,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岳亮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坚持开局就是决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尤其是项目建设上来,在挖存量上用硬招、在扩增量上出实招、在提质量上谋新招,用战斗拼搏姿态和战场组织形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缺口补起来,以项目稳增长、惠民生、论英雄。
岳亮强调,要坚持速度就是生命,强化科学调度,优化施工流程,计划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产,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以“咸阳速度”抢进度、赢主动。要坚持服务就是保障,重点强化用工、配套、环境保障,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改进金融服务,优化审批流程,解决好企业用工、用地、用能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要坚持储备就是潜能,建立项目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健全项目争取责任制,加强业务培训,紧盯国家政策动向、省上产业布局、市场需求导向,谋划储备一批优势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云上”产业等补短板、利长远的大项目,通过网上洽谈、视频连线等开展精准招商,确保发展后劲源源不断。要坚持执行就是能力,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抓项目建设制度,加大督办通报力度,强化“三项机制”运用,激励广大干部在战疫情、促发展两个“主战场”攻坚克难、展现担当。
卫华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掀起抓项目扩投资新热潮,确保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更大进展。项目谋划申报、招商引资两手抓,力争3月底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0亿元。及时兑现支持政策,有针对性解决企业困难。发挥项目促委会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级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和经发局长,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和发改局长参会。
会后,张晓光一行在咸阳市就重点项目建设等进行了调研。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面对稳增长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2020年,全市共确定市级重点项目385个,较去年增加51个;总投资2870亿元,较去年增加618亿元。
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2019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34个,总投资22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9亿元。截至去年底,完成投资815.7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4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602户,复工率89.32%,位列全省第五;全市返岗总人数92382人,返岗率70.2%。
2020年市级重点项目征集情况,截至目前,征集2020年市级重点项目385个,比去年增加51个。
全市市级重点项目开工情况,截至3月4日,全市38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87个,市级部门已开工13个。
2020年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项目情况,截至3月4日,2020年咸阳市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累计储备项目1864个,总投资4087.1亿元。其中,累计完成可研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共计343个,总投资67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