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马鞍山城管:开展垃圾分类 打造生态福地

发布时间:2020-01-16 11:15 来源:

核心摘要:稿件来源:马鞍山市城管局网站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城乡美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安徽省有合肥、铜陵、池州、淮北、滁州、宣城、芜湖、马鞍山等8个地市在开展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其中合肥、铜陵是国家级试点城市,我市和芜湖市2017年底

稿件来源:马鞍山市城管局网站
 
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城乡美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安徽省有合肥、铜陵、池州、淮北、滁州、宣城、芜湖、马鞍山等8个地市在开展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其中合肥、铜陵是国家级试点城市,我市和芜湖市2017年底被省追加为试点城市。
 
一年多来,我市按照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各项要求,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予以推进,作为全市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的重点工程予以统筹,作为全面打赢环保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予以部署,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探索出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自2017年底开始实施,一年多来,我们积极按照省市政府要求,一方面着手建立制度,一方面抓紧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分类氛围,做到思路清、任务明、措施实。
 
㈠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建章立制工作
 
主动跟踪国内城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成熟做法和基本制度,结合我市实际,2019年7月19日,市政府出台了《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马政办〔2019〕12号)。2018年11月28日,市城管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马鞍山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马城法〔2018〕180号)。2017年10月27日,市城管委和市推进办联合印发了《马鞍山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方案》(马推进〔2017〕9号)。在规划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运输、分类处置和循环利用、监督检查等方面明确了方向、制度和流程。根据《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市城管局正在积极草拟《马鞍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在法制层面为垃圾分类工作保驾护航。
 
㈡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按照《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导则(试行)》规定,我市实施“四分类”模式,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火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物加工废料等易腐性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性垃圾;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餐厨垃圾。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玻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适宜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类的废弃物。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污损后不宜回收利用的包装物、餐巾纸、厕纸、尿不湿、竹木和陶瓷碎片等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㈢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方式
 
居住小区每栋楼下设置餐厨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两种收集桶,供居民投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每个居住小区设置1处垃圾分类收集亭,收集居民家庭产生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单位办公场所:每个办公室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收集桶;每个楼层在开水间设置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种收集桶;每个单位在一楼出入口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桶。
 
公共场所: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客运站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收集桶。如餐厨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还需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
 
㈣加快了垃圾分类后端处理设施建设步伐
 
生活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必须做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我市根据垃圾四分类要求,实施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后端处理设施建设。
 
有害垃圾。马鞍山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已于2018年建成投入运行。该中心可以处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出来的有毒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只占生活垃圾的1%,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日产量800吨左右,有害垃圾不超过10吨,我市计划由危废处理中心派专用车辆上门收运、集中处理。
 
可回收物。我市已在花山区、雨山区各建成一个生活类废旧物品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可以通过这两个分拣中心作二次分拣后,出售给资源回收企业再利用。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也可以直接将可回收出售给物资回收人员或回收企业。
 
餐厨垃圾。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于2019年6月28日建成投入试运营,该厂日处理能力为200吨,负责处理全市三区、三县餐厨垃圾。我市垃圾分类产生的餐厨垃圾将由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派专用车辆到各个餐厨垃圾暂存点统一收运,集中处理。
 
其他垃圾。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于2017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为800吨。目前,除了焚烧处理市区的生活垃圾外,还将当涂县大部分垃圾也进行焚烧处理。我市垃圾分类后剩下的其他垃圾全部进入该厂进行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㈤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不可缺少。为使垃圾分类取得广泛的民意基础,去年以来,我们不仅在试点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活动,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社会宣传活动,组织垃圾分类宣讲团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深入街道、学校、商家,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其中,集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12期,志愿服务者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以及马鞍山OK论坛,马鞍山微城管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大规模的集中宣传,使垃圾分类知识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热情,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思想。
 
㈥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城市开展情况。目前在全市7个小区(花山区2个,博望区3个和雨山区3个)采取人工分类和智能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试点,参与户数近8600户。智能分类设施利用互联网技术,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对垃圾分类的精准投放,并可积分奖励提现或购物,因而比人工分类有较大的优势,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吸引力更大。西湖花园、康泰花园、御景园等小区采取智能方式分类户数占了五分之四。此外,在市区1600余家餐饮企业开展了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市城管系统率先垂范,在全系统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为全市党政机关开展垃圾分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农村开展情况。2018年,我市在花山区濮塘镇、雨山区佳山乡、博望区新市镇、含山县运漕镇、和县西埠镇和善厚镇、当涂县护河镇和乌溪镇等8个农村乡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2019年,当涂县、和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当涂县今年计划10个乡镇72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目前已完成计划的70%左右。和县垃圾分类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我市农村垃圾分类,主要采取“二步四分法”,即农户在家开展干、湿垃圾二分,保洁人员再对干垃圾实施二次分拣,将其中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目前试点工作正在全力有序推进中。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了一些尝试和推广,基本明确了路径措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这项工作的总体推进速度还不够快,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㈠ 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专人负责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任务艰巨繁杂,是以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必须长期坚持下去。《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马政办〔2019〕12号)中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而垃圾分类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至今尚未明确,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生活垃圾扎实开展。
 
㈡ 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尚不够完善。按照“四分类”标准要求,目前,我市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处理设施已基本满足需要,但餐厨垃圾和大件垃圾处理仍然存在短板。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虽已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日收运处理量已达180吨,且该厂处理工艺不能完全满足处理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的需要。我市主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近800吨,其中,厨余垃圾约占40%。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无法全部处理我市居民小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因此,我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时,大件垃圾处理设施也要尽快考虑。
 
㈢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大,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亟待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是系统工程,更是全民工程,必须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才能做好的事情。虽然,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宣传工作,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呈碎片化状态,未能整合好各类宣传力量,未能起到调动各部门参与、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由于宣传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抓得不紧,导致了我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停滞不前的被动局面。
 
㈣ 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基层部门不会干的局面。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不是发一个文、开一个会就能落实好的事情。垃圾分类工作十分繁杂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未受到垃圾分类的系统培训,垃圾分类不知道如何开展,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垃圾分类正常进行。
 
三、对策建议
 
㈠ 建议尽快抽调专人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办公室。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市城管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垃圾分类指导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工作方案的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任务的下达以及对各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工作。
 
㈡ 建议尽快开展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根据目前我市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启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我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投入运行之前,可积极探索采取小型厨余垃圾处理站模式就地处置居民区、农贸市场和单位的厨余垃圾。
 
㈢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意义,不断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户户配合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全市各类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意义深远。通过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
 
㈣ 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合格的垃圾分类工作骨干力量。市城管局可定期组织各层次的垃圾分类培训会,培养出一批垃圾分类指导员,分类指导员再到各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再培养出一批垃圾分类骨干,这些骨干力量在基层各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推广工作,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扎实开展。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