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来源: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年伊始,一组数据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传来:2019年,我市共实施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91个,在跨江通道、骨架路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方面加快建设,全年共完成投资90亿元,完成率达112.5%。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能级,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
新年伊始,一组数据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传来:2019年,我市共实施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91个,在跨江通道、骨架路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方面加快建设,全年共完成投资90亿元,完成率达112.5%。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能级,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狠抓项目谋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加快“人城境业”融合,突破一个个瓶颈,攻克一个个难关,加快建设更有颜值、更高品质、更具价值的城市,在提升城市能级中探索出一条“泸州路径”。
项目谋划优化布局 “城建妙笔”迭出
2019年12月26日早上,二环路千凤路段蜀泸立交C匝道正式通车。站在匝道旁,看着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市建管一中心副主任姚磊难掩激动,“从现在起,从蜀泸大道过来的车辆可以直通沱江六桥了!”令姚磊兴奋的事还多:正在加紧建设的蜀泸立交G匝道,将在2020年酒博会前通车;二道溪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复线)工程管道已经全部建成,基本具备通水条件……
二环路千凤路段蜀泸立交效果图
如何提升泸州的城市能级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大胆破题,以项目为载体,抓好项目谋划,优化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布局,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做优城市功能,推动中心城区既扮靓“面子”更做实“里子”。
优先开展城市排水等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补齐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高强度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二道溪截污干管复线工程、二道溪污水处理厂(三期)等截污干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逐渐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打好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围绕生态环保建设重点,加快推动饮用水源保护区截流沟、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玉带河水质提升等一批项目,提升城市功能,让市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受高品质生活。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改变过去“快排”式城市建设模式,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解决城市洪涝多发、水源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
有序推进城市快速路、跨江桥梁、配套路网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推进二环路(长江六桥及连接线段)、二环路(千凤路段)、二环路(高新区段)全线建设,实现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串联城北、城西、邻玉、城南、纳溪、沙茜、泰安、黄舣、高坝、安宁石洞等组团。
长江六桥4号桥墩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例会会商解题
在重大城建项目实施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涉及项目的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直接实施项目的代建单位为成员的攻坚小组,以强有力的措施持续攻坚。
2019年12月25日一大早,市建管一中心的会议室里,一场例会正在热烈进行,参会人员直奔主题,谈项目进度、说问题困难、商讨破解之法。这样的例会每周至少开一次。
在二环路千凤路蜀泸立交建设项目中,市建管一中心明确了一名桥梁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工程师包保项目,在现场进行保姆式指导督导,确保C匝道提前通车、G匝道今年酒博会前通车。
针对二道溪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复线)工程的诸多疑难问题,市建管一中心召开项目推进会、现场例会、临时工程专题会,邀请地质专家现场会商,会同省内外专家探讨,并结合中心多年市政施工经验,在我市首次采用钢顶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性地采取微群桩管基加固的方式,在确保管道基础质量的前提下,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
蹲点督导、倒排工期、例会会商解难题、优化方案,“解决问题不过夜”,这样的做法贯穿每一个城建项目始终。
数九寒天,春景上路滑坡抢险工程施工现场确是热火朝天,几十名工人正在立模、浇筑抗滑桩。针对施工中的各种棘手难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专家反复磋商难题解决方案,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蹲点指导,检查督促每日节点进度。工程的关键节点在18根抗滑桩浇筑,分两批完成。第一批9根桩的施工已完成,第二批9根桩计划在2020年1月20日前全部完成。“专家一直在现场守着,一刻也不敢松懈。”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黄几成深有感触。
长江二桥项目2019年8月复工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约谈项目公司和施工单位,解决项目融资、项目工程款支付等迫切问题。项目负责人高志军介绍说,“项目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泸合路改道通车,提前一个月完成西锚碇地连墙施工,东锚碇的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了四层。”
长江二桥正在施工
在长江六桥项目建设中,中心实行变更会商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变更、技术协调问题,通过调整栈桥面高程等措施,节约了不菲的工程造价,加快了工程进度,建造了泸州境内首例不渗水的大型深水钢围堰。
在二环路千凤路段蜀泸立交项目实施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出将160型钢伸缩缝变更为160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伸缩缝,成功的解决了伸缩缝质量通病,降低了后期维护费用。
在泸州市医教园区基础设施EPC+PPP项目的体育馆子项地基建设中,市建管二中心运用新技术,确定了造价仅需100多万元的优化方案。市建管二中心项目负责人王明杰说,由于优化了方案,项目节约了5800多万元。
“人城境业”加快融合 城市名片更亮
按照我市公园城市建设“三步走”目标,到2021年,公园城市重点示范区取得初步成效,基本构建公园城市山水林田湖全域生态骨架;到2025年,建成公园城市重点示范区;到2035年,中心城区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2019年,是泸州建设公园城市、加快“人城境业”有机融合的关键之年。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确立生态环境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规划组织实施项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
突出公园城市形态。编制完成了一系列指导实践的规划、导则,科学组织城市建设,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于区域中心城市、城市格局优化、特色镇(街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构筑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彰显泸州城市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迈出了泸州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第一步。
长江生态湿地公园
园林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玉带河湿地公园三期、城南大道未来公园、长江生态湿地公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建立园林项目库,启动连江生态旅游公园、二环路景观绿化方案,以及龙涧溪公园高铁站片区段、城市绿道、城市林荫道系统等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对东岩公园EPC景观方案等30个方案进行专家审查。此外,通过义务植树、生态修复等工作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全年新增各类城市绿地380公顷, 建成区绿地率达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
精细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制定了《泸州市城市公园管理规范(试行)》《城市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泸州市住宅小区绿化管理规定》等一批公园城市建设技术规范文件,探索绿化维护和考核新机制,促进绿化维护管理专业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完成我市79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城市环网加快建设、跨江桥梁全力推进、生态环保项目扎实攻坚、配套路网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镌刻着住建人攻坚项目的铿锵足迹,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宜居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2020年,城建项目推进的鼓点将更加激越,新的交响曲已经奏响,酒城的容颜也将进一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