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构筑千年瓷都“地下动脉”,打造试点“景德镇样本”

发布时间:2020-01-08 16:56 来源:

核心摘要:当驾车行驶在平坦的高铁大道上时,你一定会注意到,这条道路作为高铁商务区的主干道,没有了蜘蛛网式的线缆,路面井盖减少,处处都洋溢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井井有条的道路底下,有着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虽然不显山露水,却是城市的主动脉生命线,它就像地下动脉,捍卫着千年瓷都景德镇

当驾车行驶在平坦的高铁大道上时,你一定会注意到,这条道路作为高铁商务区的主干道,没有了蜘蛛网式的线缆,路面井盖减少,处处都洋溢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井井有条的道路底下,有着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虽然不“显山露水”,却是城市的“主动脉”“生命线”,它就像“地下动脉”,捍卫着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城市名声和形象。



创新工艺:利用预制叠合板拼装工艺,拼装完成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填充,不仅是工程在精度及质量方面得到了保证,同时减少了现场人工消耗量,减少了周转材料的投入,且更有利于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

在管廊中,一旦水管裂了、通信线路出故障了……接到通知后,维修人员立即骑上轻便的电动三轮车进入宽敞、明亮的地下管廊进行维修,短时间内便可修复正常。这样高大上的画面,已经在景德镇成为现实。

回想以前,在景德镇市民李青的记忆里,家门口的道路每年多次被“开膛剖肚”,为的是维修民用管线设施。每次看着被挖得坑坑洼洼的道路,李青心里十分不痛快,他觉得这样既给出行添堵,又影响城市形象。

2016年4月22日,经竞争性评审,景德镇市作为江西省唯一推荐城市,成功入选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由此,景德镇市拉开了“建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大幕,为千年瓷都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是民心所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跳动着创新基因的景德镇

牢牢抓住国家第二批管廊试点机遇

2016年4月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试点建设任务30.9公里,投资26.85亿元,分为三个区实施。为解决高昂的建设资金问题,市政府积极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政府与社会资本按5:95股比出资成立PPP项目公司,合作期25年。

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攻坚战

在千年瓷都就此打响

根据国家住建部的要求,景德镇市的管廊试点工程必须在2018年投入运营使用,时间紧、任务重;同时受征地拆迁、管线改迁、道路封闭以及交叉施工等多方因素制约,项目推进进展缓慢。2017年1月,为尽快推进管廊建设进展,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生活及城市交通的影响,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廊建设单位群策群力,通力协作,拿出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施工组织方案。市政府联合各相关县区政府,简化建设施工过程中行政审批流程,联合协调解难点问题,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中铁四局作为建设方和施工方,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仗的“铁军精神”,快速全面掀起大干高潮。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创造了管廊建设施工史上的一大创举,二、三期工程于2017年1月份开工,年底即建成28.22公里,基本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成功创造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的“景德镇速度”。

作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比建设管廊本身更重要的,是向全国复制和推广的举措和经验。

为此,景德镇市勇于担当,勇于探索,先行先试,真抓实干,逐步形成了“组织有保障、设计有文化、建设有速度、施工有品质、入廊有标准、运营有智慧”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经验,作为管廊建设的“景德镇样本”,为中小型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在组织保障上

景德镇市高度重视地下管廊试点建设运营工作,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住建局统筹负责,管廊项目公司具体实施的三级组织管理架构,通过现场办公、市政府联席会、微信沟通群、联合党建、劳动竞赛等管理举措及活动措施,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朝阳东大道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景德镇积极融入陶瓷文化元素,在外露结构的景观设计方面结合城市特点进行了大胆尝试,对直通高铁站的迎宾路(高铁大道)、智慧管廊大厦出的朝阳东大道以及老城区的景德大道和陶玉路交口等部分露出地面的风亭及人员出入口进行美化设计,充分与道路公交站台、休息亭等建筑相结合,添加粉彩、青花陶瓷特色元素,打造了独具陶瓷特色的管廊出入口结构,形成了一道亮眼的名片。


(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

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融入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了风向标,在工匠精神的正向引领下,管廊工程成为了集民生工程、精品工程、保障工程、绿色工程、景观工程为一体的综合品质工程,充分发挥出管廊建设试点效应。

在站前二路东延伸段等管廊建设中,采用国内领先的叠合式预制拼装技术,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成本和质量都得到有效保证;为响应国家“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导向,使用节能环保的易安特模板,加快了工程进度,提升了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光感度;在管廊防水方面,采用新型材料——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施工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实现了各种建筑信息在各专业平台间的共享和传递;利用无人机巡检、远程监管指挥系统,保障施工安全。当记者进入管廊,瞬间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标准三舱结构内,左舱燃气舱为燃气、供热管道使用;中舱综合舱内设给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管线;右舱污水舱负责污水排放、雨水收集和城市防洪。整座管廊内宽敞、明亮、一尘不染。


创新工艺:采用新型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实现涂层同基底间的无缝连接,实现“皮肤式”防水。

此外,景德镇市还积极将地下综合管廊与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等生态环保工程协同推进,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发挥管廊对降雨的收排、适度调蓄功能,做到保护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

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共32公里,通过13条干线管廊连接成网,通过部分支线的单舱管廊辐射成片,再通过与道路同步建设的管沟敷设进小区、通用户,真正形成了主动脉畅通,支线血管辐射区域广,管沟等毛细血管发达的城市“供血”系统。


(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热的建设场景)

根据国家管线入廊相关文件及政策的要求,结合景德镇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景德镇市相继下发了《地下管线(管廊)管理办法》以及《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在顶层设计上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在已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区域的各类地下管线必须按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实行强制入廊,赋予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强制入廊方面相应禁止审批的权限,保障管线入廊工作有规可依。

截至目前,我市供电、燃气、给水、排水、移动、电信、联通、广电8家管线运营商均已签订入廊协议,管线综合入廊率为51.69%,其中主要管线电力入廊16.341公里、燃气入廊13.623公里、污水入廊21.451公里。


创新工艺:大量应用具有质量可靠、省工节材、高效便捷、安全省心、绿色环保的易安特模板,降低措施费成本、减少施工步骤、加快施工进度,提升主体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

在管廊运营过程中,景德镇市坚持创新引领,以智慧管廊大厦的监控指挥中心和智慧管廊平台为依托,结合“BIM+GIS”技术,着重打造“一个监控中心、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四大系统(即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与智慧化运营平台,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建设和一年多的运营,景德镇通过找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打造传承与创新的“地标”、为管廊建设运营确立“规则”、创新PPP投融资合作形式等方式,在PPP运作、PPP投融资、强制入廊、有偿使用、运营维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用生动的实践,打造了中小型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管廊样板”,诠释了新时代的“景德镇精神”,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景德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