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贵阳再登中国百强城市榜单

发布时间:2019-10-09 10:17 来源:

核心摘要:(来源:贵阳晚报)排名第43位,较去年提升1位;同时上榜的还有遵义市近日,由华顿经济研究院编制的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贵阳市、遵义市上榜。榜单显示,贵阳市排名第43位,位次较去年上升1位;遵义市排名第89位,位次较去年上升2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以GDP总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为入围城市,再根据经

( 来源:贵阳晚报)
 
排名第43位,较去年提升1位;同时上榜的还有遵义市
 
近日,由华顿经济研究院编制的“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贵阳市、遵义市上榜。榜单显示,贵阳市排名第43位,位次较去年上升1位;遵义市排名第89位,位次较去年上升2位。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以GDP总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为入围城市,再根据经济指标(占比61.8%)和软经济指标(占比38.2%)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经济指标由GDP、居民储蓄和财政收入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卫生组成。该榜单自2015年发布以来,至今已连续发布5年。
 
近年来,贵阳经济飞速发展,1978年,贵阳实现生产总值10.77亿元。2017年,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96亿元,是1978年的300多倍。2018年,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荣获“影响中国”2018年度城市称号。
 
而美国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2018中国表现最佳城市”年度报告,贵阳紧跟深圳、重庆、天津、郑州,位列第五,而这也是贵阳连续3年上榜该榜单。
 
贵阳还入选了《2018机遇之城》。《机遇之城》是从“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等10个维度57个变量对30座中国行政与经济中心城市进行全面考察,而贵阳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2年入选。
 
贵阳速度 有目共睹
 
营商环境
 
《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贵阳市的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30位强势跃升至第14位,并因此荣获了2018年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18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等称号。
 
交通发展
 
贵阳迈入高铁经济时代,融入了全国主要经济区2-7 小时经济圈,贵阳“全国铁路综合枢纽”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
 
高铁、城际铁路、地铁、空港以及联通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贵阳距离世界更近,而且辐射着贵阳的周边城市。
 
大数据产业
 
贵阳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截至目前,苹果、高通、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等20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落户贵阳,投资总额超过2400亿元。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多位互联网大咖也多次在贵阳发表演讲。
 
现在的贵阳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基地和国家级云计算应用基地,全国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国数谷”,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科技优势。
 
引才政策
 
随着近年来贵阳不断出台的引才政策,不仅给人才们解决了落户、安居两大最关注的问题,在创业上也有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贵阳。如今的贵阳,已成为全国大学生净流入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遇,也让许多投资者的目光转向贵阳,为推动贵阳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2018前三季度全国区域人才净流入率城市,贵阳入选排名前20强城市,位列第4名。
 
旅游资源
 
近年来,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位列旅游收入增速最快的省份。贵阳连续4年获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殊荣,上榜2018年全球避暑名城榜单第9位,荣获“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优质旅游城市”称号,“中国·贵阳避暑季”荣膺“2018中国最负盛名十大节庆”称号,“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得到广泛认可。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