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看国字号改革试点城市如何上交垃圾分类处理“答卷”

发布时间:2019-09-28 20:57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王燕萍 李孟 通讯员 吴定汶 魏红敏)作为湖北省承担国字号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城市,武穴的一举一动都深受关注。当前,垃圾分类已成行业大势,然而,这远不是分类整理垃圾那样简单,这是一场治理的革命,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整体优化。作为一座勇于创新的城市,武穴向来雷厉风行。9月27日,中华建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王燕萍 李孟 通讯员 吴定汶 魏红敏)作为湖北省承担“国字号”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城市,武穴的一举一动都深受关注。当前,垃圾分类已成行业大势,然而,这远不是分类整理垃圾那样简单,这是一场治理的革命,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整体优化。
 
作为一座勇于创新的城市,武穴向来雷厉风行。9月27日,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来到该市,探访武穴的支街小巷、村落垸子,感受这个城市的风姿。漫步在武穴的大街小巷与村落,顿觉可以用干净、整洁、和美形容,边边角角,各个容易忽略的部位,一览无余。

1武穴
 
然而,数年前,武穴乡村垃圾治理问题曾一度令人头痛。如今,武穴341个行政村(社区)陈年暴露垃圾彻底消灭,95%以上村庄整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武穴市“城管会战”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卫红告诉记者,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武穴以创建国家园林城为载体,以“城管会战”为抓手,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法治化上持续发力,在强弱项、补短板、惠民生上久久为功,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全面掀起八大攻坚战:扬尘污染治理、餐饮行业油烟泔水治理、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三违查处、国家园林城创建、城乡垃圾无害化治理、黑臭水体治理。
 
 
 一项项攻坚行动,体现了武穴“城管会战”人的坚定与不懈追求,且看他们是如何管好“小家”的?

2018年,该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分自然降解法”成为了“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入选案例”。据武穴市城乡环卫局局长陶勇胜介绍,该市还将垃圾分类工作直接纳入了市政府对市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处)目标考核体系,与评选美丽乡村、生态村、文明村、宜居村庄挂钩,实施一票否决制度。此外,还对垃圾分类进展快、成效明显、机制完善的镇村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排名靠后、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2武穴
 
第一站,记者来到了二里半社区,该社区地处武穴城东,面积1.68平方公里,1300多户,超5000人。这样一个看似其貌不扬的“老社区”,曾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省百佳社区”“湖北省文明社区”“湖北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黄冈市文明社区”“黄冈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穿行在社区里,只见连片成景的樟树、桂花,错落有致的楼房,平坦宽敞的通塆水泥路,美丽优雅的小园林,种类繁多的健身器材,整洁有序的球场,美观大方的舞池……这些都构成二里半独有的风景线。 

3武穴
 
谈到垃圾分类,二里半社区是有发言权的。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二里半社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垃圾智能分类,即一户一个二维码、一个绿色帐户,居民垃圾规范分类获取的积分可在村(社区)超市兑换物品。通过运用智能分类设备,实现对居民垃圾分类“线下行为”的“线上管控”,激励居民做好源头分类。
 
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认为只要做到把垃圾丢入垃圾桶,就是讲卫生,没想到现在垃圾分类做好了还能领生活用品,看到周边的环境一点点变好,自己都不好意思“搞破坏”了。


4武穴

如今,二里半社区环境越来越好了,道路越来越整洁宽敞了,随着城管会战工作的稳步推进,绿化、亮化、净化、齐化四化建设齐头并进,辖区居民抬头见绿、低头赏花,健身有处、娱乐有“家”、美景眼前、小康速达,“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在逐塆深入,老少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站,记者来到了钟楼社区,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该社区承载15078名群众,是个大社区,9个干部成员划分了网格式管理推行垃圾治理,当地居民热情高涨。该社区重点关注老旧小区及三无小区垃圾治理。

5武穴
 
就在几天前的“垸子夜话”上,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的距离感一下就拉近了,聊起了家常,老党员戚伯最先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百达小区之前环境杂乱差,现在小区舒适整洁,环境越变越好,还建立了网格党支部,给我们老党员和居民提供了场地,我代表百达小区的全体居民感谢你们”。
 
居民张大妈也说道:“是啊,天天讲垃圾分类,大家都知道了垃圾应该分门别类丢进正确的桶中。我们小区没有物业,多亏社区的帮助和指导。”

6武穴
 
  垸子夜话
 
据介绍,该社区干部通过垃圾治理行动全域治理环境,百达小区一直存在墙面脱落、下水道堵塞等难题,社区干部沉下心来,一心为人民谋福利。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治理宣传栏,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垃圾桶,足以可见社区工作做得非常扎实。
 
第三站,记者来到了花桥镇陈巷社区上罗福垸,陈巷社区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885人,2013年,那时还被称为陈巷村,该村就配备了转运垃圾车1辆,垃圾池10个,配垃圾桶105个,此后,陈巷村正式改建为陈巷社区,一改城乡两体的现状,上罗福垸便是第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8武穴
 
去年以来,上罗福垸就开始试行垃圾分类,每个农户发放红、绿色两只垃圾桶。一开始居民不太适应嫌麻烦,有时家务活多顾不上。小组制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要求每户将每日家庭生活垃圾分为可烂和不可烂两种,分放两个桶内。并由保洁员上门收集并分类存放,设立小组垃圾分类日评公示栏,评比最清洁、清洁、不清洁三个等级,增强居民的环保主动性和荣誉感。

9武穴
 
在每名保洁员的工具箱里,都放着一把铁铲、一把扫帚、一把虎钳分类、一张搭网在水塘里捞菜叶、塑料瓶、一辆小型手拉翻斗车运送生活垃圾到小组垃圾分类投放点。

7武穴
 
近年来,社区相继投入270余万元兴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老人照料中心及百姓大舞台,党建意识浓厚,居民纷纷反映环境美丽、日子更舒心了、文化世界更丰富了。
 
红砖白墙、村巷洁净、绿树成荫、溪水清澈……第四站,记者走进花桥镇杨二岭村,自然风光如诗如画。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个村庄却是另一番模样。道路坑洼不平、房屋年久失修,鸡舍猪圈散发异味,草棚柴堆是处乱堆……用脏乱差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10武穴
 
杨二岭村地处花桥镇西北部,全村总人口2712人,586户。2014年,村“两委”班子一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村里的水泥路直接修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干净整洁的村道旁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村民们一出门就可以欣赏到桂花、红叶石楠、香樟、茶花等品种繁多的花卉苗木,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11武穴
 
为改善环境,该村购买了分类垃圾桶(可烂与不可烂)小的850套,大的87套,小的分发给农户,大的分发给小组。此外,购买了垃圾分类保洁车8辆,交给专人使用。划定自然降解区8处,并插上标牌。
 
村两委研究决定,建了一所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依据评判标准,农户房前屋后干净卫生者给1分,垃圾桶在门口摆放整齐者给1分,可烂垃圾和不可垃圾分清无误者给5分;分得不太清楚的给3分,完全未分的给0分。每10个积分折合人民币0.15元,村民可以按照这样的折算,凭积分到超市兑换相应物品。
 
14武穴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村量身打造,如今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村庄更整洁了,处处呈现出一派如诗如画般的美丽乡村景象,成为武穴市一张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名片。
 
武穴,以“城管会战”为抓手,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发力,牢抓生态文明建设。参观了武穴的街区、社区、乡村,不禁心生感慨,如今,农村的人居环境水平蒸蒸日上,居民的思想观念随之转变,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实力文化,都有了质的提升,我们应该期待,武穴这座美丽江城将会变得更有魅力、更富吸引力。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