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
8月23日,市城管执法局第二支队与昌邑区艺术实验小学联手开展了一次野广告专项整治宣传工作——这是我市开展野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又一切入点,也是市城管执法局为从根本上解决野广告问题的一种努力。
当日记者也就野广告问题进行了系列采访。
现状:抓现行很难
记者通过走访和询问得知,目前我市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或者小区相对开放的,被张贴野广告的现象相对严重,新小区或者门禁相对严的小区被张贴野广告的现象较轻。
市民朱女士家住船营区某小区,小区相对老旧。她家所住的楼共7层,每个楼层2户,共14户,从1楼到7楼的门上都贴满了野广告。野广告的内容很多,有疏通下水的、课后补习班的,还有开锁的等。
“最开始的时候是贴一张两张的,还能撕下来,后来越贴越多,几乎每户门上都有,根本整不过来,真是不胜其烦。”朱女士说,他的邻居们也表示,门上被贴野广告是件很让人生气的事,关键是野广告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尤其是一些人怕被撕开,粘得特别结实,有的时候用水泡很长时间才能蹭掉,但门上也总是有一些胶的痕迹。这不仅影响楼道里的卫生环境,更影响大家的心情。另一方面,虽然大家都对这事不满,但苦于很少能看见张贴野广告的人,所以只能干着急。
计划:向野广告打重拳
野广告问题我市一直非常重视。为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今年我市开展了野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8月8日,市城管执法局作为此次野广告治理工作的牵头单位,下发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此次野广告治理的范围包括全市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及城中村范围内的墙体、楼体、店面、门窗、地面、树木、箱体、围栏、线杆、灯杆以及其他建(构)筑物上的各类野广告,做到全域覆盖。
在治理标准上,坚决对各类影响城市容貌的野广告一律清理,对违法发布野广告的行为一律重罚,对内容违法的野广告一律侦办,对违法野广告联系电话一律停机。
行动:野广告正在逐渐清理中
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从目前来看,各属地政府、产权单位正积极开展野广告整治工作。目前,野广告张贴现象已逐步减少。
近日,各属地政府、产权单位主要对城区主次干路、支路野广告开展摸排清理工作。市直街路清理野广告20523处,督导各产权单位清理产权设施1612处。
截至8月23日,解放路、北京路、东昌街、欣昌街、吉林大街、青年路、江湾路等主要街路基本实现即见即清,达到了达标治理的初期目标。
下一步,该局要通过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清理标准,根据墙体颜色调制涂料,做到原色覆盖,避免二次污染。
同时,利用早、晚时间对沿街卷闸门上的野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对于区管区域和线杆、箱体等产权设施上野广告,则由各区政府和设施所属单位负责清理。对乱贴乱画行为一律按照法律规定的处罚上线进行严惩并常抓不懈,以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另外,在治理违法野广告方面,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伪造各类证件及印章、放高利贷、售卖赌博技巧等违法犯罪嫌疑人以及印刷违法虚假广告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该局还将联合各大通信公司对野广告上的联系电话进行停机处理,督促其接受处罚,力求从源头上遏制野广告的蔓延势头。
同时,为满足市民发布正常生活信息的正确需求,该局将在全市增设1100处便民广告粘贴板,对主街路原有便民广告张贴板进行改造升级。并对负责的100条主要街路的野广告进行治理,对权属的路灯杆、城市公厕、路灯交换箱、果皮箱、户外广告、城市亮化、风雨候车亭及城市公园等设施上野广告进行日常清理。
行动:多切入点整治野广告
为了让打击野广告行动更深入,也为未来严控野广告打下基础,8月23日,市城管执法局第二支队与昌邑区艺术实验小学联手开展了一次野广告专项整治宣传工作。
活动中,二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张延辉走进校园,进入课堂,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及简单的知识问答,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野广告的危害、城市管理工作职责、常见的法律法规等,引导同学们增强城市文明意识,鼓励他们当好城市小主人,做好文明小卫士。活动后,执法人员还对校园周边经营商户和市民加大宣传有关野广告的相关处罚措施,提高市民的重视度。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二支队将不断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并坚持长效管理机制,做到辖区野广告张贴“零容忍”,坚决对野广告发现一处治理一处。
实施:坚持“四个一律”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孙宝国表示,此次野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宣传发动阶段,通过高频次媒体宣传,发动全民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阶段是集中攻坚阶段。到9月底前,由各部门按照分工开展治理工作,坚持“四个一律”原则,即对各类影响城市容貌的野广告一律清理、对违法发布野广告的行为一律重罚、对内容违法的野广告一律侦办、对违法野广告联系电话一律停机、。第三阶段是巩固提升阶段,计划利用2个月时间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夯实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常态,杜绝问题反弹,实现100条主街路杜绝野广告,20条干路、70条支路、72个物业小区、113个非物业小区实现达标治理的工作目标,努力为我市的“双城同创”工作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