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村口老井

发布时间:2019-09-05 14:29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曹光辉)每个游子的心中,都珍藏着一口井。我也不例外。我心中的这口井,是村西口那口老井,每年清明节,在给母亲上坟的路上都会经过的那口老井。这口井的水甘甜,尤其是夏天,用这个水烧菜,菜几天不馊;泡茶,几天不坏。小时候,去这口井挑水时,就喜欢与小伙伴们在宽大的井台上玩,玩斗鸡,谁输了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曹光辉)每个游子的心中,都珍藏着一口井。我也不例外。我心中的这口井,是村西口那口老井,每年清明节,在给母亲上坟的路上都会经过的那口老井。这口井的水甘甜,尤其是夏天,用这个水烧菜,菜几天不馊;泡茶,几天不坏。小时候,去这口井挑水时,就喜欢与小伙伴们在宽大的井台上玩,玩斗鸡,谁输了,就喝一葫芦瓢井水。?不久前,特意回乡,来到井边。只见过去锃亮的井台,现已荒草萋萋,井边小径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还长起了一蓬荆棘。只是那井水,还是那样地清澈,明镜一般叠印着蓝天白云,我驻足观望很久。老井是见证我的成长,留下了我成长痕迹,它勾起我许多童年记忆。
 
老井坐落在村口小路旁边,井深几十米,肚大口小,内圆外方,内壁用青砖砌成,井床用青石板铺就,井沿口处己被岁月磨成道道绳的痕迹。周围几株老柳树,由于得风得水的原故,格外的苍劲翠绿。听老人们讲,老井己经有很长的年头了,方圆几里人家都吃这口井里的水,己供养了好几代人,老井水清味甜,冬暖夏凉,且井水很旺,从未干涸。据说有年大旱,淮河断流,老井使出百年灵气,吸呐四海之流,浇灌庄稼供人畜饮用,度过旱情。从此人们出于对此井敬畏感恩用了一个"老"字,敬称老井,可见老井的功绩与威望。
 
真正让我认识到老井的魅力的是在我十三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那天天空飘着雪花,寒风呼呼吼叫着,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听到母亲的哭泣和父亲"哎哟,哎呦“的痛苦声,我急忙起身,看到父亲一身雪花,脸和手上流了好多血,得知父亲去老井担水,由于井台结冰有雪湿滑,加之父亲的身体承担着七八十斤的两桶水,不小心摔倒了,我当时认为是滑到的,而母亲说是压倒的,可不论怎样,我父亲倒下了且又受了伤,我心如刀绞,就在那一刻我决定去担水,替父母减轻些生活负担。
 
我接过父亲的担子,迎着寒风,毅然决然地担起水桶,走向老井。站在落满雪花的青石板井台上,我双脚抖个不停,因为是第一次,加上下着雪,我有点紧张,几次放进水桶都没有把水打满,惭愧的泪交织着涌了出来,寒风在我耳边传来带哨的风声,就在我犹豫不决时,我看到了不远处父母在注视着我,眼中饱含着爱意与鼓励。
 
这一刻,我的眼泪像决提的河流,顷泻在青石板上,瞬间融化厚厚的雪,冷冷的冰。不再彷徨,我用绳子系好水桶,勇敢地抛向井中,手腕一抖,桶口朝下,随后又顿了几下,水己灌满水桶,我弯下腰,双腿叉开,双脚死死钉牢井台,抓紧井绳,双手交替,由膝至肩,用尽全身的力气往上提,一次、二次、三次……终于把水桶拉上井台。成功了,我擦去脸上的泪水,迎着风雪担回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桶水。
 
如今,随着乡村的建设,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农村老井越来越少。老井渐渐少了,我们的乡愁却多了起来。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