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咸宁:强化规范建设 提升执法形象

发布时间:2019-08-30 16:10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罗玲 云耀辉)近年来,围绕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正规化、管理措施制度化、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目标,以开展强转树活动为契机,咸宁市城管执法委积极主动探索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规范队伍建设,提升执法形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清零,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罗玲 云耀辉)近年来,围绕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正规化、管理措施制度化、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目标,以开展“强转树”活动为契机,咸宁市城管执法委积极主动探索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
 
规范队伍建设,提升执法形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清零,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城市管理工作想要做好,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市城管执法委按照打造一支“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城管执法队伍的要求,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
 
一是开展学习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建立党建业务培训机制,通过“每月一大课、每月一中课、每周一小课”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湖北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北省城市管理行为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队员业务水平。同时,以“城管执法行为规范年”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城管系统全封闭军事集训、“2019年行政执法专项培训”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交叉互评会,聘请驻队律师定时定期为执法队员答疑解惑,拍摄“城管中队一日工作制度”示范小视频,开展“岗位练兵”和“典型案例剖析”活动,不断给队伍“充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对照《执法大队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管理范围和人员配置规定》要求,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委托书权限,合理、清晰界定岗位职能和权限,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办事纪律等内容。同时,根据队伍建设管理的需要,修订完善了《执法行为规范》《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细则》《中队一日工作制度》等内部管理的一系列相关制度,使规章制度涉及到队伍整体建设的各个角落,保证对队伍各方面的管理有的放矢。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按照“过错有追究、效能有评估、奖惩有措施”的管理运行机制,定期组织专班对中队进行量化考核评比,充分运用微信群、城管智能终端等方式对一线执法人员日常工作、队容队纪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保证能够及时了解到一线队员的工作情况和执法行为,切实形成“马真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推进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工作“精细化”。同时,定期召开述职评议会,让队员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切实解决“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方面的问题,强化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规范日常管理,提升执法效能
 
紧紧围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要求,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日常管理,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有效解决了执法难落实的问题。
 
一是完善巡查机制,实现“两个全覆盖”。采取日常巡查与重点管控相结合的方式,每天以中队为单位对管理辖区进行拉网式巡查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中心市场、校园周边等易反弹的区域采取“三定”管理,杜绝管理空档,实现管理区域的全覆盖。同时建立健全“城管中队一日工作制度”、“错时、延时上下班制度”,坚持每天早上检查着装、集中点评,对城区进行全面巡查问诊,并安排人员错时、延时上下班对城区主要街道、重点区域进行管控,实现管理时段的全覆盖。
 
二是创新管理方式,解决管理难题。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征集商户、社区居民的建议、调查城区购买需求,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在中百巷、中辉巷、宜邻巷等路段设置临时疏导点安置部分流动摊贩,合理引导流动摊贩进入疏导点规范经营,有效实现源头治理,解决了城市“面子”和老百姓“肚子”之间的矛盾。同时,要求执法队员树立“见事管事”的意识,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工作,及时拍照上传指挥中心或微信交流群,转交相关单位进行处置,变“独唱”为“大合唱”。
 
三是积极主动作为,形成管理合力。为妥善解决城市住宅小区、社区、物业、业主单位没有执法权,一度给管理带来难度这一难题,按照委党组统一安排,成立了社区管理中队,积极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工作。按照物业管理、无人管理、单位管理三种不同类型的小区,选定试点小区,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工作,4月底在试点小区设立了公示、公告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中队主动对接物业、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对城管执法进小区相关工作进行宣传,对小区城市管理违法案件移交进行宣讲,发挥了物业管理人员、社区网格管理人员兼任城市管理信息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
 
城管执法是当前全国各地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也正是大家的工作重点。为此,市城管执法委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一是统一执法标准,提升办案质量。严格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行政执法理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通过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对违规商户进行劝导和责令整改,对屡教不改、管理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坚持一切按法律要求来做、一切按规定要求来做、一切按程序规范来做“三个一切”的原则进行处罚。同时,针对不同违法行为特点,严格按照《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划定分项基准,根据违法情节严重,固定具体的罚款额,约束自由裁量权,如在渣土运输管理上,将运输车辆,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的自由裁量权,划分为初次违法处罚2000元、二次违法处罚5000元、再次违法处罚2万元。让“谁来罚、罚多少、怎么罚”,制度“说了算”,杜绝“同事不同罚”、“打招呼”、“走关系”等违规现象。2019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委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2起,每一案件事实调查清楚、处罚程序规范,无一起投诉事件。
 
二是规范办案流程,强化案卷管理。在执法过程中落实执法全程记录制度,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亮证执法,说明违章事实,不断规范执法行为。针对部分执法队员对行政处罚流程不熟练的问题,将执法人员在执勤、执法活动中的着装、礼仪、用语、举止,拍摄成“执法小视频”供大家学习,并将日常管理中常用的执法依据,制成小卡片,要求队员熟记熟背。同时,要求执法人员在案卷制作过程中,正确引用法律法规,务必做到语言严谨规范,案卷文书表述清楚准确,程序合法合规,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确保执法案卷规范。在今年的案卷审查中,案卷合格率为100%。
 
三四创新执法方式,尝试“非接触性执法”。针对执法实践中的矛盾和冲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尝试开展“非接触性执法”。在日常巡查中,针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的易违章商户通过走访调查,摸清身份信息,建立相关台账,为“非接触性执法”打下基础。对于多次违法的经营户,邀请两名社区工作者作为见证者,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现场,当场开具《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对于不配合的经营户,由见证者见证并签字确认。如仍拒不整改的将进行行政处罚,遇拒不履行行政处罚的情况,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非接触性执法”,有效减少直接执法的冲突和矛盾,提高社会认可度,实现依法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
 
维护新形象,站在新起点,迈向新时代,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市城管执法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城市管理工作中,树立更高工作标杆,持续推进城管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高质量、人民生活的高品质。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