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春节,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深圳小镇”,2315户9831名贫困群众在“新家”度过了首个新春佳节。“深圳小镇”是深圳百色扶贫协作重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粤桂扶贫协作样板工程和深圳对口百色扶贫协作标志性工程,一期规划安置易地搬迁人口1万人,建设安置住房2316套,主要建设22栋安置住房约22.26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市政道路等软硬件工程,要求于2018年10月交付使用。从确定开工到实际交付,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如按照一般审批流程,将无法按期交付,如特事特办,审批部门将承担一定履职风险,项目参建各方压力很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住建局主动担当,创新采取了容缺审批方式全力配合项目建设,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如期交付。市住建局何以敢打破常规的审批流程?这要得益于该单位创新出台的“免责八条”, 为肯担当的干部容错,为实干的干部撑腰,激发了干部干事潜力。
何为“免责八条”?这是市住建部门于2017年11月针对干部在推进工作中进退为难、产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思想的问题,结合开展深化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探索建立的一项容错纠错制度。该项制度明确:一是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明确,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二是在工作中,经过民主决策程序,且没有为个人、他人或单位谋取私利而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但未危害公共安全,且积极主动消除影响挽回损失的;三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外来企业、服务民生项目中,因基于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批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四是在推动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而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的;五是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中,因主动揽责除险、积极担当作为,出现一定失误或非议行为的;六是在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因勇于破除障碍、触及固有利益,造成一定损失或引发信访问题的;七是对由于上级政策界限不明确、政策调整及不可抗力影响等客观原因,不能完成上级任务的或执行偏差的;八是党组经过集体决策,认为可以容错免责的其他情形。以上八种情形都可列入容错纠错免责范畴。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容错,为实干者容错,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方面我们会有后顾之忧,会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免责八条’出台后,我们有了更大地勇气和保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的改革。”市住建局规划科副科长李福民说。
“免责八条”出台后,市住建局的各项工作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容缺审批为例,该单位将核发施工许可证要经过的图审、报建等6个环节减少为5个环节,需提交的材料由原来的71份精简到36份,办理时间也由31个工作日精简到19个。截至目前,共有61个项目实现了容缺审批。仅2018年1月至5月,就先后有12个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26个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实行容缺审批,极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有效优化了全市营商环境。
“自从容错纠错办法出台之后,我们干部干事创业有了保障、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由原来的被动干转变为主动干,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了。”市住建局总工程师叶道华说。(来源:《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