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讨论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省委、市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精神,进一步推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改进加强选调生工作,日前,组织2015—2018年新招录的90余名选调生在延安举办了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活动中,选调生结合培训内容、立足工作实际,谈认识、讲体会、话感悟,在全市广大年轻干部中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标一流、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本报今日起开辟《大讨论大家谈——来自我市年轻干部的声音》栏目,择优刊发部分心得体会文章,敬请读者关注。
2015届选调生 邓琛巷
市委组织部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的晋中市选调生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已经结束,五天来的点点滴滴,让我受益匪浅。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本次培训既彰显了组织的温度,达到了坚定信仰、锤炼党性的效果,又帮助我们延拓了知识的深度,达到了学思践悟、提升本领的效果。
延安处处是课堂,“笔记本+小马扎”是标配,树阴下、教学点前,留下了青年选调生们专注学习、认真倾听的身影。这里的一山一水无不镌刻着红色的记忆,一屋一舍无不凝聚着信仰的力量,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党性的光芒。在这里,我们一路学习、一路求索、一路深思、一路淬炼,在梁家河夺彩的霞光中,在延安干部学院初春的晨曦里,穿越历史追问、唤醒红色基因、担负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选调生,我们必将不忘初心、务实创新、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一是学字当头。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在繁重劳动之后,他总是在阅读各类经典书籍,他认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也是我从中受到的启迪和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首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将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会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时,要把实践作为我们的“大课堂”,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在基层的“沃土”中,追寻“大学问”,悟得精髓,取得“真经”。
二是干字当先。通过学习革命经典,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感悟延安精神,汲取信仰力量。今后,我将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强化创新务实的精神和实干担当的意识,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树立“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理念,始终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有责有为有激情。对标先进一流,小事当作大事干,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在奋发有为的生动实践中,把“强本领”作为立业之基,登高望远增强眼力,谋深做实增强脑力,求精出新增强能力,上通下达增强脚力,在服务大局上彰显功力。
三是严字为要。在梁家河,我切身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在艰苦环境下干事创业的初心和激情,在南泥湾,我现场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期的青年选调生,要自觉树立“严”的标准,培养“严”的作风,把汗水和泪水作为成功最好的垫脚石,让规矩拴住心中私欲的野马,扣好从政道路上的第一颗扣子。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让廉洁自律成为习惯、成为自觉,充分展现青年干部的清新状态。
逐梦正当时,青年当有为。让我们共同携手,在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热潮中,破六弊,强六力,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干事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在泥土中闪光,在奉献中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