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黄红波)拿着此工地的弃土发货单,运输的却是彼工地的弃土。五一假日深夜,一名运输弃土的司机“偷天换日”,违反弃土运输规定,被夜巡的青山城管执法局长识破查获,涉事车辆被暂扣,提供出土单的建设工地当晚被查封。城管方面正在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1日晚九时许,青山城管执法局刘子舟局长乘坐一辆执法车夜巡。来到建设一路时,发现从附近工地出来一台运输弃土的车辆,刘局长想要一探究竟,这些车辆的弃土倾倒到底合不合规范。车辆往白玉山街方向前进,刘局长的车紧紧咬住不放,半个小时后,进入园区路,由于灰尘较大、视线又不好,结果把车给跟丢了,无法知晓弃土到底倾倒在何处。情急之下,调度东部联勤执法队伍前来配合,在园区路车辆进出唯一的路口等候车辆返空。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刘局长判断,不符合常理,肯定有问题。执法队员根据车牌号查找到公司,公司老板得知城管执法局领导执意要见躲起来的司机,不敢怠慢,发出指令要司机露面。不一会儿,放空的司机就过来了。在出示消纳方的收货单后,刘局长发现按照单子的填写内容,他运输的弃土应该是位于建三路48街的一个工地,而不是建一路上的这个工地的弃土,典型的“偷天换日”。车辆立即被暂扣,刘局长要求当晚立即封停48街的工地,并作进一步调查。
弃土运输不规范一直是困扰城管执法部门的一个顽疾。弃土倾倒虽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但是如果监管不够严密,拿到许可证的车辆出门之后不一定倾倒在核准的点位,可以随意改变消纳点,虚报、瞒报出土量,消纳方也可以擅自受纳未报备工地土方,超范围、超标准受纳等等,也就是“一点对多点”的问题,令城管执法人员防范很被动。
青山城管执法局刘子舟局长是一名资深城管领导,今年2月履新后,悉心琢磨弃土管理新路径,创造性地提出:要把弃土运输当做物流运输一样进行管理。出土与消纳方都必须建立详实的台账,出土方要有发货单,消纳方要有收货单,司机拿发货单,完成倾倒后,换收货单。通过查阅台账,可以清晰地掌握出土方和消纳方点位是否对应,出土量和消纳量是否一致,改“一点对多点”状态为 “点对点”的管理。这样一来,在严格禁止外区弃土进入的前提下,本区内无论是承重还是空载的车辆,都可以通过这两个单子的检查核实,迅速发现问题。新的管理措施推行二个多月以来,青山区查处弃土违规运输问题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顽疾得到较好的遏制。而本月刚刚实施的《武汉市建筑管理办法》也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新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消纳管理台账的;未如实填写消纳管理台账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