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诸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县”创建的同时,高度重视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通过拆转结合、拆改结合、拆建结合、拆创结合,全力念好“拆治归”三字经,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拆后利用总面积889万平方米,利用率达94%。
结合产业转型抓拆后利用。 始终高举“以治理促转型”旗帜,以“三改一拆”为主抓手,大力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以此淘汰落后产能、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挤压低层次的外来人口,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大唐镇拆除各类小搭小建、私搭乱建袜业生产场所4200处,拆违面积达65万平方米;同时利用拆后土地建成启动袜业智库,有力推动大唐袜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袜艺小镇成为省级示范小镇,大唐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结合重点工程抓拆后利用。 始终把拆违同重点工程建设相连,将拆出的土地直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利用,使重点工程能得益于违建拆除快速推进,同时又能使被拆出土地快速转变身份,得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2013年以来,诸暨市结合“无违建”创建,根据拆后地块大小和规划用途主动走出去,已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0余只,用地面积达3.6万平方米。如浣东街道拆除临时木材市场55家,引进建设总投资约6.5亿元的大型商贸体风情不夜城。
结合美丽建设抓拆后利用。 始终坚持以美丽诸暨建设为引领,把“无违建县”创建与“乡村振兴”“五星三A”“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四边三化”“两路两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项目共建、基础共创、成果共享。结合“四边三化”“两路两侧”专项行动,加大违章建筑和广告牌拆除力度,实现“拆违、清理、绿化”一条龙,新增绿化面积3280万平方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和特色民宿村庄打造,发展特色旅游业,完成4条以“西施”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顺利完成10个主要入城口和4条美丽示范街综合改造,创成国家生态市,成功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结合民生改善抓拆后利用。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先的拆违理念,每年确立百余只违法建筑拆后利用功能性民生工程项目,把拆出来的地块有限用于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公共停车场、农民保障房等公共服务项目,切实增强了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如暨阳街道浣南村结合拆后土地利用推进整村新农村改造;郭家村利用主要道路两侧拆出的发展空间,建设商住用房和办公用房,有效提升村级集体收入。同时利用拆后土地全市建成了16.2万平方米的市民公园和20多公里的城区游步道。(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