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大陈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要求,全面动员、专项落实、查改并举、深化巩固,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非农建设行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维护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秩序,坚决打赢打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
专项落实,清理全覆盖
大陈镇高度重视“大棚房”专项整治工作,把整治清理“大棚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农业、国土、三改一拆领导具体抓,凝聚攻坚合力。镇主要领导多次召集各相关科室及工作片召开专题分析部署会议,强调“大棚房”整治工作重要性,明确整治重点,压紧压实责任。同时,坚持查改并重,将排查工作贯穿整治工作始终,确保无死角、无遗漏。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以“照片+文字”形式在专题会上进行逐个分析,当场明确整治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切实按时保质整改到位。
分批实施,整改全到位
经过多轮地毯式摸排,大陈镇对“大棚房”问题进行汇总梳理,按照时间节点和难易程度,将所有问题分成三个批次逐轮攻坚。第一批和第三批问题点位完成整改后,立即上报市验收组验收;第二批问题点位,由镇国土所、农办、“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成立镇级验收队,先行开展初验收,分批整改,分类验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整改和验收情况每天在镇“大棚房”整治工作群中通报,营造比学赶超的攻坚竞赛氛围,对于存在的难点问题,群策群力,众商众议。
综合管控,问题全归零
在“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基础上,大陈镇建立健全“大棚房”工作长效机制,深化巩固整治成果,严防“大棚房”死灰复燃。分管领导带队不定期组织“大棚房”问题整治现场及周边“回头看”,若发现问题,当场交办整改,确保问题不反弹;对辖区内农用设施重新建档审批,实行年审批制,强化动态管理,防止以农用设施为幌子进行非农建设的情况发生;强化宣传造势,进一步落实“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宣传工作,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持续保持“大棚房”清理整治高压态势。(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