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丽水市小城镇整治 敲开美丽经济之门

发布时间:2019-04-29 09:45 来源:

核心摘要:丽水市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小镇繁荣的良好愿景。培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结合各地集镇的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加快转型步伐。发展绿色产业打响农业品牌。在修复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把传统农耕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发展

 
丽水市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小镇繁荣的良好愿景。
 
培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结合各地集镇的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加快转型步伐。
 
发展绿色产业打响农业品牌。在修复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把传统农耕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如盛产水蜜桃的莲都仙渡乡、以油茶闻名的青田章村乡、培育多肉花卉的景宁标溪乡、“一块番薯发家致富”的遂昌柘岱口乡;景宁大漈乡的高山冷水茭白年产量750万公斤,产值3800万元,年人均收入1.8万元。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开辟优质农产品通向市场的快速通道。缙云舒洪镇非遗爽面仅 2018年,加工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1.1亿元、利润3000万元。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优化块状行业打响工业品牌。通过“低散乱”行业整治提升,抓大促中育小汰劣,进一步提升行业产业竞争力。青田县关停阀门“低散乱”企业63家,提升40家,兼并重组24家,新增阀门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8亿元,增长46%,带动该县整体阀门产业水平的提升;缙云县新碧街道东拓区块小微产业园、庆元县隆宫乡毛竹特色园区、云和县木玩滚漆中心等已初步培育出特色产业,既提高了亩均产值和税收,又实现了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
 
传承民俗特色打响文化品牌。松阳县通过对古屋的修复、业态植入、人文景观建设,打造出一个个古今结合的美丽村庄;该县通过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培育文创、艺术品交易、艺术培训等产业,推动古村落迈向复兴之路。龙泉市宝溪乡将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龙窑群进行修缮开发,定期举办“不灭窑火”系列活动,仅2018年共接待游客近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74万元;龙泉市东书村姜家木偶戏、松阳新兴镇竹囮庙会、青田方山田鱼文化活动日等,用充满民俗民趣的魅力农耕活动,擦亮乡村文化品牌。同时,丽水市以畲族“三月三”歌会为载体,打破地域界限,在全省唱响“柳新桥竹”区域文化品牌,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打造全省首个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
 
全域旅游谱写富民乐章。 结合自然风貌、人文特色、产业优势全力助推农旅、文旅、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农旅融合描绘山水画卷。以乡村景观为底色构建乡村旅游格局,创造出一系列 “纤夫故里”“石韵家园”“古风雁溪”“笕川花海”等乡村旅游品牌。云和县赤石乡高标准打造“爱情圣岛·玫瑰小镇”,2018年“五一”期间,万株玫瑰刷屏朋友圈,仅“五一”3天,该镇接待游客4.88万人次;整个5月,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带动了农家乐和民宿的蓬勃发展。2018年全乡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00余万元。
 
文旅融合书写富民长卷。在充分挖掘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纤夫文化”“茶文化”“香菇文化”基础上,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让旅游产业更具备竞争力。遂昌县王村口镇紧扣中国工农红军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红色资源,统筹推进红色旅游、古镇旅游、乡村休闲等融合发展,使单一的“红色观光”向“红色体验、文化教育、度假养生”转型。2018年,该镇旅游总人次34万,实现旅游总收入3928万。
 
体旅融合做足康养文章。各地积极推进高品质绿道建设,打造体旅融合发展新品牌,截至2018年底,全市乡镇共建成绿道369公里。缙云新仙都风情绿道、莲都老竹慢行系统、云和紧水滩沿江绿廊等,构建出集健身、休闲、观光一体的“慢运动”生态空间。景宁秋炉乡以古道登山活动为核心,建设骑行、游泳、垂钓、飘流等20余项户外运动项目,全方位构建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目前创建培训基地吸引18家协会团体进驻其中。同时,按照“强村公司+户外运动协会+体育赛事”的模式,成功举办了乡村骑游赛、野钓赛、乡村音乐会等系列赛事,在增加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同时,为做强做大赛事经济积累了经验。(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张婷婷)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