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坚持抢抓进度,奋勇攻坚,全市111个小城镇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该市注重小城镇整治全方位巩固提升,不歇气不歇脚,整治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
一镇一品,特色更加明显。该市倡导各地结合生态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深入挖掘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在巩固小城镇环境整治成效基础上,坚持实施“量身定制”,“品”出特色,呈现“一镇一品、一品一韵”的多姿面貌,让小镇故事越讲越有味道。在入镇口、街头广场、公园等节点设计和街景立面改造风貌塑造上,充分展示小城镇的独有的生态、文化、产业特色。路桥区蓬街镇将“筑塘精神” 融入入镇口设计,弘扬筑塘文化;仙居县埠头镇打造水韵埠头记忆广场,展现古今融合之美;三门县亭旁镇依托全域景区资源,打造“亭旁1928”红色主题街区品牌,发展全域旅游;椒江区三甲街道多彩墙绘,题材来源于农耕文化,展现浓厚的田园风光。
机制健全,管控更加得力。该市深化驻镇规划师制度、“363”管理机制、“两站两员”管理制度、强弱电管线建设管理机制等,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长效管控不反弹。台州市制定《台州市“线乱拉”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杜绝“线乱拉”现象回潮给予了制度支撑;仙居县制定《仙居县小城镇长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小城镇长效管理,纳入乡镇考核;横街镇依托“全科网格”,“24小时+全天候”运转“四个平台”,实现精准采集、有序流转、闭环定办的“城管+网格+群众”共治共建共享模式;天台县平桥镇建立“四+X”管理机构,实行统筹管理和协调指挥,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临海市沿江镇实行“巷长制”,打通整治忽视的“盲区”。
城乡融合,小镇更加美丽。该市注重“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的战略节点是小城镇”的实质内涵,以巩固提升小城镇整治成效为手段,启动建设美丽城镇,提前谋划、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计划。该市整治办结合“三服务”活动,开展全市美丽城镇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收集美丽城镇建设“第一手资料”;三门县按照省美丽城镇建设“六美”要求,提升小城镇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建设,补齐功能短板,完善美丽城镇建设思路;黄岩区挖掘山水人文资源,谋划美丽城镇建设“山水人文”主题宣传文章;天台县按照谋划“美丽地图”、推进项目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勾勒美丽城镇新亮点。(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