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宁波北仑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久久为功的坚韧劲,聚焦重点、盯牢难点、直击痛点,奋力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吹响了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的冲锋号。
党建引领,构建分类红色模式。 按照“基层党建好的地方,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就好”的重要指示,该区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擂台亮绩活动、先进评选活动,确保党员干部垃圾分类“三个一百”,即知晓率100%,参与率100%,投放准确率100%,影响带动身边的更多的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来,打造出具有北仑特色的垃圾分类红色模式。截至目前,该区基层党员以及机关党员均已参与垃圾分类,组织各类活动80余场。
拉高标杆,提升分类源头质量。 一是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双百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进2个省高标准示范小区、16个市级示范小区,5个示范学校、2条定时定点商业街的创建,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该区垃圾分类整体水平。二是打造垃圾分类精品小区。以进一步拔高标准为突破口,鼓励城区每个街道打造出2到3个分类质量过关、宣传深入人心的“精品分类小区”。三是探索源头特色分类模式。根据小区实际,大力推进形成“客户联系制”“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定时定点投放收运”等“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分类模式。目前,该区第一季度厨余垃圾投放率从上一季度的47%提高到64%,分类质量分也从上一季度的4.07逐步提高到4.6。
突出重点,健全分类收运体系。 按照《北仑区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规定及工作要求,通过明确小区、物业、环卫部门和第三方收运服务单位的职能,规范分类收运流程,严格收运操作标准,狠抓收运监督管理,进一步构建“一体化服务、公交化收运、集中化转运”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根治分类垃圾混装混运的顽疾。目前,已完成2个街道的收运体系调整工作。
迎难而上,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机制,大力推广“搭把手”公共服务回收平台。通过在前端铺设回收网点、在中端建立分拣中心、在末端引进培育端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并进一步健全回收物流体系,着力构造创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模式,实现全年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40%以上。目前,该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平台已上线运行,群众可以在小区、学校、医院等26个网点进行可回收物的智能投放。
全员推进,大力开展“十进”活动。 以近期开展的“十进”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全面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工作职责,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主业主责,建立链条式工作推进机制,广泛宣传,狠抓落实,强化考评,进一步动员各行各业、各类群体力量,共同打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自觉参与、精准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效。目前,该区已发动31个社区,160个小区、117个行政村,135家学校,168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相关行业参与垃圾分类,大分类格局已逐步形成。(宁波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