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宁市革新瓶装燃气的传统管理模式,规范全市配送网点建设标准、安全管理和内部规章,依托 “互联网+”技术,打造“场站、管理、服务”三标准立体防护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管无缝隙的瓶装燃气智能化管理,牢固构建燃气安全“防护墙”。2018年,该市完成18个瓶装燃气供应站标准化建设,燃气安全责任管理零事故,燃气行业在嘉兴市平安考核中位列第一。2019年3月,在全省市政公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海宁市就瓶装燃气管理工作开展经验交流。
突出场站标准化,加快燃气体系建设革新
一是制订首个地方标准,打造示范样板。由海宁市住建局、海宁市民泰煤气有限责任公司会同嘉兴市园林市政局、嘉兴市城市燃气协会编制《撬装式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建设与管理规范》,于2018年12月14日由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明确规定嘉兴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液化石油气撬装式供应站的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该规范为全国首个液化石油气撬装式供应站地方标准,它的颁布实施对撬装式供应站在嘉兴市、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普及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是调整布局规划站点,助力乡村振兴。采用政府指导、属地选址、企业建设的模式,深入考虑行政区域、用气人口密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供应站布点规划,将原来的34个供应站优化调整为27个,其中一级供应站9个(站均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二级供应站18个(站均用地面积500平方米),日供气量近85吨,基本满足城乡用气需要。
三是革新建设用材配备,强化安保防控。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安保体系,夯实“平安海宁”建设。新建供应站统一为撬装式设计,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设置灵活方便,安全性能好等特点,且建筑材料安全环保,防火阻燃,安装灵活又可整体搬迁。屋顶设置避雷装置、喷淋降温系统,室内配备可燃气体远程报警系统、自动轴流风机系统,站内安装视频监控抓拍远程报警系统,配有反恐工具八件,实体围墙绘制反恐宣传画。
突出管理标准化,完善燃气体系常态监管
一是收集双向实名信息,跟踪钢瓶去向。督促燃气企业开展以“二维码”为载体的瓶装气销售实名制信息化工作,在气瓶充装、配送、报废等各环节进行扫码后绑定用户个性信息,并与瓶装燃气监管平台、公安敏感物资网络平台联网,实现钢瓶充装、配送、使用环节的全过程精确监管。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43万余只流转钢瓶和27万余条用户信息均已全部录入系统,是省内率先实现实名销售全覆盖的地区之一。
二是推进智能远程监管,打造三级闭环。抓实企、站、人闭环,强化科学管理方式,增强安全防范措施。在配送汽车、配送三轮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对行驶中配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在供应站安装人形入侵视频远程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泄漏远程报警系统,可实时监察可疑人员入侵或者仓库内可燃气体泄漏,并向管理员手机、电脑端推送报警信息,自动启动轴流风机等应急设备,将事后追溯升级为事前预防,减少了风险成本。
三是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以排查隐患、整改问题、长效保持为主线,深入细致地排查和整治燃气管线、餐饮场所各类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督查18次,发现隐患60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加大对跨区域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充装使用不合格钢瓶等违法规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责任到位、化解管控到位。2018年,发出线索移交函8份,开展燃气执法2次,收缴各类不合格液化气钢瓶78个。
突出服务标准化,提升燃气体系运行质态
一是平台智能管理,服务一步到位。厚植智能化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打通互联网+精准配送服务,根据配送车辆定位就近派单,提升服务效率,实现智能配送服务。在配送到户时,通过APP扫码回收用户家中钢瓶,其中对安检到期的钢瓶,系统会自动弹出窗口提示服务人员立即安检。全年累计智能服务订单1437646条,安检153769户。
二是践行保障机制,保障末端安全。推进“最后一公尺”燃气配件保障工程,采取“政府补、企业贴、个人支”的方式,居民用户缴纳5元即可置换一套合格的燃气配件,解决了90%以上由燃气配件引起瓶装燃气安全事故这一问题,安全用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18年,累计为25万余户居民更新燃气配件,财政配套支出230万元。同时,强化社区、街道燃气宣讲,引导群众提升安全用气意识,累积开展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上门服务独居老人1000余户。
三是统一服务标准,实现长效管理。推行“钢瓶、配送、车辆、电话、计量、服装、仓库、服务”八个统一服务标准,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服务意识,通过入户安全检查,将燃气安全宣传与送气服务有机结合,优化用户体验,保障用气安全。鼓励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实施瓶装燃气行业领域的分级落实,量化管理,推出“110分制考核”,每月对供应站日常管理及送气服务人员工作流程进行打分测算,对供应站制度落实、人员管理,送气服务人员车辆管理、服务行为等方面详细规范,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公布通报,考核结果直接与供应站、送气工薪资挂钩,引导供应站及员工主动争示范。(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