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治理是全面实现治富“奔小康”、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丽水市莲都区从2006年启动,通过实施精细化设计、精准化实施,严标准发放等一系列举措,截至2019年年初,13年来共救助困难农户6365户,发放补助资金3715.3万元,切实解决了农村大部份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补助政策。 针对莲都区农村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细化完善,使之精准操作。如:2013年在2009年制订的文件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明确将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边缘户四类对象,并将其它困难家庭中的无房户、危房户或住房困难户列入补助对象。
二是把好五道关口,公开透明操作。 从严把好“五道关口”,确保操作流程公平规范。一是严把申报关,坚持危房优先,在符合救助资格的情况下,优先申报C级、D级危房,先行解决群众的居住安全的问题。二是严把资格关,申报名单上报后,将申报对象的所有家庭成员身份信息(以户口簿为准),报送丽水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进行经济状况审查,一经查实有收入超标或有商品房或有豪华轿车等情况之一的,均不予申报。三是严把程序关,按照村集体讨论、村级公示、乡镇公示、区级公示等流程开展,要求每个环节做到公开、透明、拍照留底。对公示后群众反映有问题的,做好登记、开展调查、及时处理。四是严把指导关,在危房改造中,要求对每一户救助对象,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督查指导。根据房屋现状,明确改造内容、改造形式、改造要求。五是严把验收关,每年组织民政、残疾、国土、发改、执法、财政、农办等6家单位,开展一次竣工大验收。现场核实困难农户房屋改造情况,农户资格情况,确保危房按要求改造到位,实现房屋使用安全。
三是严格资金发放,完善一户一档。 从2015年开始,区建设局不断在资金发放、农户档案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每户补助资金发放改变了以往先发乡镇,再由乡镇发给村,最后村干部再发农户手中的操作方式,而是通过农户银行卡(一卡通),将款项直接转到农户手中。同时,进一步制订“一户一档”台帐标准,将农户家庭成员身份信息、审核报告单、公示材料、改造前中后照片、竣工验收单、社保卡信息等资料一并入档,并长久保存,使历史资料有据可查。 (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